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2 > 正文
编号:11713553
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5kb)。

    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黄疸是血中胆红素含量升高,组织被染成黄色,从而 巩 膜、皮肤和体液出现黄染。黄疸主要见于肝胆系统疾病,亦可见于其他引起胆经素疾病。根据其发生机理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他们在鉴别诊断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是临床研究的项重要课题。近年来,虽发展了如逆行胰胆管、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等介入性检查方法,然而由于不可避免地给病人带来一定的损伤和痛苦,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超声诊断仍然是黄疸性疾病的最重要的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一、解剖概要

    胆道是指肝脏排泌的胆汁输入十二指肠的管道结构。胆道系统的超声显像可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胆管以肝门为界,分为肝内及肝外两部分。肝内部分由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以及逐渐汇合而成的左右肝管组成;肝外部分由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组成。

    胆囊位于肝右叶脏面的胆囊窝内,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3~~4厘米,前后径约3厘米,胆囊颈位于肝门右端作"S"关扭转,先向前上方弯曲,继而转向下方与胆囊管相接,胆囊管长约4~5厘米,内径0.2~0.3厘米。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哈氏囊,胆石常嵌顿其内,是超声探测须注意的部位。

    肝总管:长约3~4厘米 直径约0.4~0.6厘米

    胆总管:长约4~8厘米 直径约0.6~0.8厘米

    二、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表现:

    胆道系统显示扩张,是超声诊断黄疸的根据。

    (一) 肝内胆管扩张

    1、 肝内胆管内径>3mm,或大于肝门静脉支的1/3。

    2、 中度胆管扩张的特征与伴行的门静脉支形成"平等管征"。

    3、 重度扩张时,门静脉支受压而显示不清。胆管极度扩张则呈"树叉状"或"放射状"、"丛状"向肝门部汇集。

    4、 扩张的肝内胆管,其后方回声增强,管壁不规则,管道多叉,边缘串珠状突起,可一直延伸到肝实质周边。

    三、阻塞性黄疸的部位诊断:

    超声检查阻塞性黄疸病人应请注意下列指征:

    (1)肝内胆管有无扩张;(2)左右肝胆管有无扩张和连通;(3)肝外胆管有无扩张,肝门部有无"双筒猎枪"征;(4)胆囊有无肿大和其他改变;(5)主胰管有无扩张。

    根据声像图判断梗阻所在部位的要点

    1、胆总管扩张提示胆道下端权阻,如胰上段胆管胰脉段胆管及壶腹部梗阻。

    2、肝外胆管正常或不显示,而肝内胆管扩张,提示:肝门部梗阻。

    3、仅一侧肝内胆管扩张,提示左、右肝管部梗阻。

    4、仅有胆囊肿大,肝内、肝外胆管均正常者,提示胆囊管阻塞或胆囊本身的病变。

    5、多数情况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态是一致的,胆囊肿大,则提示其下端梗阻,如胆囊不大提示:其上端发生梗阻。

    6、胆总管和胰管均扩张,则提示十二指肠壶腹水平梗阻。

    四、梗阻病因的超声诊断

    (一)结石

    1、胆囊结石:(1)胆囊腔内见强光团:伴声影,随体位移动。(2)慢性胆囊颈部结石,可引起肝内胆管扩张,称为米力奇氏综合征。

    2、胆管结石:发生在胆管内的结石称胆管结石

    (1)肝外胆管结石 a、肝外胆管内在纵横断面中均可显示开头稳定的强光团,多呈圆形或半月形,与胆管壁的界面清楚。 b、强光团后方伴声影。C、结石阻塞的上段胆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而肝内胆管则呈普遍扩张。D、变动体位:强光团有重力移动征,有此征者诊断更为可靠。

    (2)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发生在肝内胆管肝内胆管结石。A、肝内胆管中见强光团或强光斑。B、强光团或强光斑后方伴声影。C、发生结石的肝内胆管呈局限性扩张。

    (二)炎征

    1、原发性感化性胆管炎

    (1)肝外胆管壁增厚大小3mm,管壁回声增强管腔内径变小而为狭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