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2 > 正文
编号:11744016
心电图学习与总结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9kb)。

    心 电 图 学 习 与 总 结

    写在前面:

    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和心脏的机械舒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本文共十节,基本上罗络了临床上常见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心电图内容,适合于临床参考和入门者的学习。

    临床分析心电图的简捷门径:

    一个段:ST段,看有无上下移动。二个期:P-R间期和Q-T间期,看其时间。三个波:P波看方向、形态、时间、振幅;QRS波看方向、形态、时间、振幅、Q波;T波:看方向、形态、振幅。

    分析心电图时看图的方法:

    1 先看电阻,正常电阻是1 mv,方形。

    2 导联是否正确:一般是Ⅰ、Ⅱ、Ⅲ、avR、avL、V1、V3、V5。

    3 电轴正常的Ⅰ、Ⅱ、Ⅲ向上的波为主,肩并肩轴不偏;电轴右偏则Ⅰ导联波向下,Ⅲ导联波向上,肩对尖轴右弯;电轴左偏则Ⅰ导联波向上,Ⅲ导联波向下,口对口向左走。

    4 心律:窦性则在Ⅰ、Ⅱ、avF上是直立的,在avR上是倒立的。

    5 心率:0.6~1.0秒之间,如心动周期小于0.6秒称心动过速;大于1秒则称心动过缓。

    6 测量:一个段,ST段的上下;二个间期P-R间期、Q-T间期;三个波,测高时间。

    7 相互关系。

    心电图的报告原则:

    1 如果都在正常范围内则报告"大致正常心电图"或"正常范围心电图"

    2 如果不正常,可确诊心梗、心律失常者则直接诊断。

    3 如果不正常,又不能明确确诊者就只报现象,请结合临床考虑某病,或在怀疑诊断名词后打问号。

    对心电图诊断的评价:

    1 有确诊意义的只有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

    2 有参考价值的①心房、心室肥大②冠状动脉缺血③各种心脏病,如肺心、风心、先心,只是间接地根据心脏的大小判断④心肌病、心肌炎⑤心包炎⑥洋地黄中毒⑦电解质的影响。

    3 无价值的是心衰(收缩性)

    第一节 心电原理

    一 定义:心电图是利用特殊导联系统把心肌收缩前后微弱的电生理改变加以描记、放大所形成的图。

    二 电生理知识

    1 电的概念:离子的存在与离子的流动。

    2 自动节律性:我们的心脏内有特殊细胞,他们具有自动除极作用,它的第四相是缓慢的钙离子内流,这种细胞称为P细胞,又叫起搏细胞,主要存在于窦房结,所以窦房结每分钟可释放60-100次的冲动。其次,P细胞还存在于房室结,有释放50-70次/分冲动的能力。最少的在希氏束,所以希氏束有每分钟释放25-40次冲动的能力。心肌则无起搏细胞。

    3 传导性:心脏有特殊分化的组织,失去了收缩性具备传导性,它的传导速度比心肌快,但在房室结有一个生理性的传导延迟作用,如心动周期为0.8秒,这个传导就要延迟0.1秒,以便心室有足够的时间充盈和休息。

    4 兴奋性:心肌能够接受冲动并发生电的改变及机械性收缩的能力,不同的心动周期兴奋性不同,刚兴奋之后不会被再次兴奋称完全不应期。

    三 心脏的静息膜电位

    将一个微电极插入心肌内可测得一个-90mv的电压,称为静息膜电位。

    四 动作电位

    当细胞受到刺激时,其亚微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于是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加大,从而造成钠离子快速内流,此时可测得+30mv的电压,这就是动作电压。这时细胞膜上的Na+-K+ATP泵逆浓度差把钾离子送回细胞内而排除钠离子,恢复原有的极化状态。

    五 除极和复极

    1 除极:指细胞由静息膜电位转变成动作电位的过程,不消耗能量,其速度较快。

    2 复极:指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膜电位的过程,消耗ATP,逆浓度差进行,速度较慢。

    3 除极时正电荷在前,负电荷在后(指在细胞外);人为地使对着正电荷描记向上的波、对着负电荷描记向下的波。

    六 综合向量

    1 向量是一种既能表示方向又能表示力量大小的物理学名称,一般用"箭矢"表示。

    2 心脏是由无数个心肌构成的,综合方向就是它的代数和。

    七 容积导电

    1 描记的电压与距离有关,距离近的电压高,距离远的电压低。

    2 电磁场的大小有关:电磁场强则电压高,电磁场弱则电压低。故心脏肥厚电压高,心肌梗死时电压低;心室电压高,心房电压低。

    八 总结记忆

    心电原理要记清,除极较快复极松;

    面对正电波上行,面对负电是下峰。

    距离越近波越强,磁场越强波越长。

    第二节 心脏的导联

    一 定义:导联是含有正负电极的线(正极探查)。

    二 标准导联:

    Ⅰ把探查电极(正极)放在左手,无关的负极放在右手上。

    Ⅱ探查电极置于下肢,无关电极放在右手上

    Ⅲ探查电极放在下肢,无关负极置于左手上。

    三 单肢加压导联

    把三个无关的负极用一个线取代,从而使电阻降低而使敏感性上升。把三个探查电极分别放在右手、左手、下肢(注:右手-avR,左手-avL,下肢-avF)

    四 胸前导联(横面观察)

    V1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V2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V3放在V2~V4之间,V4放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放在V4水平的腋前线,V6在V4水平的腋中线,V7在V4水平的腋后线,V8在V4水平的左肩胛线,V9在V4水平的正中线。

    五 总结记忆

    五彩电极手中拿,红与黑来右侧抓;

    左上是黄蓝在下,白色导联胸前挂。

    第三节 心向量环与导电轴

    一 心向量环

    向量,有方向和力大小的单位。

    每一瞬间心向量都不同,如依次连结它的顶点就形成一个环,把心房除极形成的环称为P向量环,把心室除极形成的环称为QRS向量环,把心室复极形成的环称为T向量环,它们的大方向都是指向左下方。

    二 导联轴:暂缺

    第四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 心电图纸

    横代表时间,每小格是0.04秒;竖代表电压,每小格是0.1mv

    二 心电图波的命名

    1 心房除极--P波

    2 心室除极--QRS波群

    第一个向下的波--Q波,向下波后第一个向上的波--R波,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S波,如波形的电压>0.5mv用大写字母,如电压<0.5mv用小写字母。

    三 心率

    1 规整的心率测量时,则心率=60/心动周期,即心率相当于60/(P-P或R-R间期)

    2 不规整的心率的计算:数30个大格内有多少个R波,则R波的10倍就是心率。(或心率=60/5-6个(R-R)或(P-P)间隔的平均时间)

    第五节 正常的心电图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如下:

    1 P波:

    意义:代表两心房去极化(除极)过程的电变化,包括窦房结,P波的前半部是右心房,后半部是左心房。

    方向:正常P波在Ⅰ、Ⅱ、avF是直立向上的波,在avR导联则是负向的波。

    时间小于0.11秒;振幅小于0.25mv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5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