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迅 > 保健新视点
编号:11941237
越干净 越有病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30日 《青年周末》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讲个人卫生,但科学家最近称,皮肤与细菌接触并非坏事。太过干净,反而会抑制人体免疫力。

    每天频繁洗手,是我从2003年春天开始养成的习惯。那一年非典肆虐,全民草木皆兵,消毒液卖到脱销。从外面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扑到洗手间,拧开水龙头,往手心里挤一坨具有消毒功能的洗手液,就开始搓它一百遍啊一百遍。甚至于,一度我都怀疑自己有了“洗手强迫症”。

    “非典”走了,时不时洗手的“毛病”却从此上身。更何况,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一定要讲个人卫生,注意身体清洁。但最新的科学研究却给我们当头棒喝:过度干净未必是好事,反而对身体带来坏影响。

    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干净”的人有可能皮肤愈合能力差。这倒不是说脏就更健康,关键是要“保持平衡”。科学家们说,在人体表面和内部存在着数以兆计的微生物,其中一些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能够阻止有害细菌侵入人体,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皮肤表面细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而使用局部或者全身抗生素改变这种平衡,就可能产生消极后果。此外,人体皮肤上的一些普通细菌还可以抑制人体过于活跃的免疫反应,不至于受伤后伤口发生肿胀感。

    一种“卫生假设”的学说认为,花粉热、湿疹等过敏症状在多成员家庭的孩子中之所以比较少见,是因为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多地接触到污染物,增强了身体对过敏症的抵御能力。

    所以,今后看到孩子们在泥土里“摸爬滚打”,家长就别再大惊小怪了。刻意让孩子们“干净过头”,也许是“保护过头”,所谓温室里的花朵禁不住风雨。

    报道还说,近10年来40%的英国人有过敏症状,人数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两倍,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卫生。所以,那些每天给地板和家具消毒的人们,你们的勤劳未必是好事,不妨让自己歇歇吧。, http://www.100md.com(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