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编号:10122453
古稀老人切癌肿 手术之前立遗嘱 手术失败别闹医院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15日 《健康时报》 2002.08.15
     本报记者 赵安平

    这件让人听后心灵为之一震的事情,发生在北京市二龙路医院。癌症患者王殿文在手术前一天给自己的亲人们立下遗嘱:“万一出了最坏的结果,我的儿女们,我的所有的亲人们都不准在医院无理取闹,只管迅速办理后事就是。望家切记。至盼至嘱!”

    今年71岁的王殿文是河北香河中学的离休教师,近一年来,他经常性便血,有时几滴,有时简直是往外喷。起先,老人以为是痔疮,没太当回事,可越往后,感觉越不舒服,到今年4月份时,排便已经非常困难,下坠得很难受。4月中旬,王殿文来到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在医院,王殿文做了7项检查,在直肠镜检查中,发现了一个肿物,经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二级。王殿文说他一听是癌症,一下子就紧张了。因为人们都说,癌症一发现都是晚期,日子就没有几天了。江涛大夫忙劝他不要紧张,他还没到晚期,现在是手术的最佳期。

    术前,王殿文的住院医生贾山与他进行了第一次术前谈话。贾大夫介绍说,手术是比较大的,手术后排便要改道、造瘘、挂粪袋,医院从国外引进的低位保肛技术有可能让患者免受造瘘之苦,但有两个问题:一是费用不能报销,要自费,约1万多元;二是如果患者过分强调保肛,病区切得不干净,癌肿容易复发。王殿文说:“咱们做两手准备吧,既保肛又保命是最好的,实在不行就保命吧。现在国家的大环境好,我自己的小环境也很好,孩子们非常孝顺,我愿意多活几年,打开后,你们看着办吧。”
, http://www.100md.com
    随后,王殿文的主刀医师梁秀芝与他做了第二次术前谈话。梁大夫告诉王殿文,二龙路医院是个二甲医院,条件不如三甲的好,他的手术在这里算是个大手术,他要是愿意转院,比如转肿瘤医院,他们可以帮他联系,如果他愿意外请专家,他点大夫名或医院名,他们帮他联系。

    王殿文说:“我一不转院,二不外请专家,我信任你们。我一个老乡跟我同年同岁,1980年在你们医院做的直肠癌手术,当时是造瘘,小粪袋背到今天20多年了,小老头结实着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还打听到,你们的肛肠科1937年就有了,现在,无论病床数、收治病人人数还是手术例数都是全国第一。北京好几家三甲医院遇到肛肠病人还往你们这儿转。我这一百多斤就交给你们了。”

    越是临近手术,王殿文儿女们越紧张,他们在父亲面前强颜欢笑,可扭过头去,忍不住就要抹眼泪。手术成功还好,万一有个闪失可如何是好?知子莫如父,王殿文知道自己的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姑爷脾气不好,他担心万一手术失败,孩子们做出不理智的事来。5月22日,手术的前一天,王殿文在病床上给亲人们郑重立下遗嘱:“手术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但手术比较大,比较复杂,尽管术前做了相当周密的检查,但在打开之前,总也还有些未知的情况,因此也就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我,我的孩子们要有个正确的态度:好了皆大欢喜,医护人员和我们一样欢喜。万一出了最坏的结果,那是我就应该在这里寿终正寝。我的儿女们,我的所有的亲人们都不准在医院无理取闹,只管迅速办理后事就是。二龙路医院是个好医院,它有一支很好的医护队伍,它的医德医风有很好的口碑。望家切记。至盼至嘱!”

    5月23日,王殿文的直肠癌切除、低位保肛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经病理切片分析,癌区切除得很干净,淋巴细胞很干净,表明身体其他部位也是很干净的。

    现在,王殿文这份特殊的遗嘱,被二龙路医院永久保存在该院的档案室,成为对医护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好教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