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5500
郑钦安医学三书.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2日
第1页
第10页
第15页
第22页
第36页
第120页

    参见附件(16557KB,497页)。

     郑钦安名寿全是清代比较有名的一位伤寒学家学家,郑钦安医学三书指的就是《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本站将郑钦安医学三书分享给大家,集三书为一体,学习阴阳医学相关的知识。

    郑钦安医学三书图片预览

    目录介绍

    医理真传

    卷-

    乾坤大旨

    坎卦诗

    坎卦解

    离卦诗

    离卦解

    气血两字作一卦解

    君相二火解

    真龙约言

    五行总括图

    三焦部位说

    五运所化

    司天在泉图

    五行本体受病、相传为病

    论气血盛衰篇

    辨认一切阳虚证法

    辨认一切阴虚证法

    外感说

    内伤说

    望色

    闻声

    问症

    切脉

    伤寒六经提纲病情

    六经定法贯解

    太阳经证解

    阳明经证解

    少阳经证解

    太阴经证解

    医法圆通

    卷一

    用药弊端说

    各症辨认阴阳用药法眼

    心病不安

    肺病咳嗽

    肺麦、肺痛

    胃病不食

    脾病呕吐、泄泻

    肝病筋挛

    肾病腰痛

    头痛

    目病

    耳病肿痛

    鼻流清涕

    鼻孔煽动

    唇口红肿

    齿牙肿痛

    口臭

    舌肿、舌痛、重舌、舌强、舌麻、舌木、舌缩

    喉蛾

    两手膀臂痛

    心痛

    胃病

    脐痛

    疝证

    遗精

    卷二…

    内容提要

    郑钦安在医学理论上*的贡献在于,他善于运用汉代名医张仲景以阴阳为总纲的核心思想,三书很好的总结了郑钦安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广大习医者、中医院校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与临床应用价值。

    伤寒恒论

    郑钦安原序

    张仲景原序

    伤寒恒论一百一十三方

    卷之一

    太阳上篇计五十三法

    卷之二

    太阳中流计五十八法

    卷之三

    太阳下篇计二十四法

    卷之四

    阳明上篇计三十九法

    卷之五

    阳明中篇计三十一法

    卷之六

    阳明下篇计八法

    卷之七

    少阳篇计二十一法

    伤寒合病计九法

    伤寒并病计四法

    伤寒坏病计二法

    伤寒痰病计三法

    卷之八

    太阴篇计九法

    卷之九

    少阴上篇计二十七法

    少阴下篇计十七法

    卷之十

    殿阴上篇计二十一法

    内容摘选

    坎卦解

    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诸书称为真阳。真阳二字各处讲解,字眼不同,恐初学看书,一时领悟不到,以致认症不清。今将各处字眼搜出,以便参究。

    真阳二字,一名相火,一名命门火,一名龙雷火,一名无根火,一名阴火,一名虚火。发而为病,一名元气不纳,一名元阳外越,一名真火沸腾,一名肾气不纳,一名气不归源,一名孤阳上浮,一名虚火上冲。种种名目,皆指坎中之一阳也。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故有龙之名。一阳落于二阴之中,化而为水,立水之极,是阳为阴根也。水性下流,此后天坎卦定位,不易之理也。须知此际之龙,乃初生之龙,龙指坎中一阳也。不能飞腾而兴云布雨,惟潜于渊中。以水为家,以水为性,遂安其在下之位,而俯首于下也。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故《经》云:阴盛者,阳必衰。即此可悟用药之必扶阳抑阴也。乃市医一见虚火上冲等症,并不察其所以然之要,开口滋阴降火,自谓得其把握,独不思本原阴盛阴盛二字,指肾水旺

    三焦部位说

    上焦统心肺之气,至膈膜。中焦统脾胃之气,自膈膜下起而至脐中。下焦统肝肾之气,自脐中起而至足。上焦天也,即上元。中焦地也,即中元。下焦水也,即下元。天气下降于地,由地而入水,水气上升于地,由地而至天。故曰:地也者,调和阴阳之枢机也。三焦之气,分而为三,合而为一,乃人身最关要之府,一气不舒,则三气不畅,此气机自然之理,学者即在这三焦气上深取化机,药品性味探取化机,便得调和阴阳之道也。

    图书介绍

    《郑钦安医学三书(修订版)》内容简介: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窥测。诊候之际,尤多似是而非之处,辨察不明,用药鲜有不误人者也。

    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 注意:不辨阴阳者不可烂学。

    郑钦安医学三书读后感

    郑氏三书曾作为太极医道讲坛的教材,可惜多数师兄未曾学到《伤寒恒论》就终止了。对此书,论掌握的精深,自然是太极医道的吴自然老师。从客观角度和个人角度来讲述,郑钦安的医学成就,是远在明清很多医家之上的。而这个成就之大,便是得人身一副全龙,指明水火,以气化恒常推演伤寒。郑氏学术不偏不倚,至道之下第一人。然多数学郑氏,多以为火神,这是误读。火神只是郑氏之下乘法,一气是上乘法,阴阳是中乘法。书中聊聊数语,揭示三大简明清晰实用体系。可惜,越是简明之理,越是费掌握。所以,不到一定高度,学郑,往往不明其道。今本郑氏嫡传心法,简略指出读此三书路径。郑氏上乘法,乃是一气。以一气,即人身一副全龙,大解生机病理。此一气之法若得,便得上乘医学。而一气之追寻推演,无非升降出入,元真通畅,宜在此处下功夫。为怕不明推演痕迹,寻不着真实端的,特示以中乘之像,阴阳水火寻龙。阴阳水火非为分,原为寻全龙,切记此言,便得由中乘推演上乘法诀。若不能悟得全龙,要执定阴阳,可见阴阳分辨法。郑氏出辨阴阳金针,原本可以即止,何以絮絮叨叨,又举若干例子?意不外使后学,能推敲两仪至理,复归先天一气。而所有执定阴阳治法,原不外是调一个升降出入畅固和化与否。宜在例子所举症状治法之中,细细揣摩,揣摩后,再配以伤寒恒论,可得郑氏真精神。郑实在是一位经方大家,道家外门弟子,看过前两书,再看《伤寒恒论》,即可明白,郑孜孜以求之物。欲学郑氏,其法甚简明,但最好不要平地起高楼,能先有伤寒基础,是最好不过。否则,便容易认定附子和三阴不放,上手便粗鲁。世医所谓,用三阴法治三阳,失亦不远,用三阳治三阴,后果严重等说,可见其急功近利,医学基础之差!三阴当用三阴法,三阳当用三阳法,各有其法,何得以三阴治三阳?扶阳效果确实显著,但是阴精生养甚难。整个生命的不秘之秘,以油灯喻:灯油有限,火焰却一直在燃烧,本身就是一个趋向外,趋向化与耗的过程。这就是为何要归真复命,方可言长生的道理。生命的真谛,是以清虚为大养。因此,为图疗效,不负责任,不管轻重乱用,是耗油催火的行为。后果患者不觉,实则损寿。但是该用则不可手软,寒湿阴冷,生气不起,正是用火之时。然,以下此言需切记,此是真火神法:用火需固,用水需化。无论分步,或者一方中见,用火必注意要固根密表,用水必注意要温化融合。这就是水火即济,后天生气得以保持。有偏用偏,有几分用几分。

    郑钦安医学三书截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6557KB,4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