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3
编号:13600935
妊娠禁忌中药研究概述(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2月1日 《中国药房》 20183
     2 妊娠禁忌中药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概述

    历代医学家对于妊娠禁忌中药,主要考虑药物与堕胎以及是否引起流产等中断妊娠行为有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实验的深入研究,妊娠禁忌中药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动、作用及其机制也不断被确认。经过近年来中医药学者的研究发现,妊娠禁忌中药作用广泛,主要表现为抗早孕、引产、致畸作用[4]。

    2.1 抗早孕作用

    现代众多研究表明,红花、半夏、莪术、牛膝、马鞭草、紫草、益母草、水蛭、牡丹皮等具有抗早孕作用。如宋小青等[22]研究表明,对孕鼠灌胃红花水煎剂(生药量5、3、1 g/kg),止孕率分别为100%、66.7%、46.7%,作用机制为红花可以兴奋在体或离体子宫平滑肌细胞,小剂量可使子宫紧张性收缩,大剂量可增加子宫兴奋性,增加收缩频率,易导致已孕子宫出血[23]。徐昌芬等[24-26]研究表明,25 g/L剂量的马鞭草提取液能明显抑制孕妇绒毛组织滋养层细胞生长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分泌,机制为马鞭草提取液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分化,对细胞的超微结构具有一定的损伤,并干扰其能量的代谢,减少细胞对HCG的合成与分泌,减少胎盘血流量而致胎儿停止生长发育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