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102573
盐制法及炮制辅料盐的炮制历史沿革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
     20世纪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盐器具,这说明仰韶时期(公元前5 000年至公元前3 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食盐首载于汉《五十二病方》[3]。其后各医学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中国也是盐井的发明地。《蜀王本纪》载“宣帝地节(公元前69年至公元前66年)中始穿盐井数十所”。初期盐的制作,直接安炉灶架铁锅燃火煮。原始的煮盐方式费工费时,耗燃料,产量少,盐的价格昂贵。秦汉时期,古人从河东(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盐池中引水至旁边的耕地,每当仲夏时节,遇到刮大南风时,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长满了盐花,当地人把这叫“种盐”,其盐的品质非常好。《吕氏春秋·本味篇》[4]“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zhān)鲔(wěi)之醢(hǎi),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

    此外,制盐业亦是我国最早的手工业部门之一。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就专设了“煮盐官”,专门管理煮盐业。至汉代以后,盐业一直为朝廷专卖,禁止私产与私营[57]。由此可见,食盐在我国历史上的占有重要地位。

    12盐的分类及区别

    汉及其以后,各医学古籍皆有盐的相关记载,但其所载的盐的种类具有差异。其中食盐的主要品种有:海盐,井盐、山盐、树盐等;唐·《新修本草》[8]曰:“今有东海、北海供京都及西川南江用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