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健康》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080702
你是什么样的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心理与健康》 2006年第2期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早已在童年定型,永远无法改变。但我的朋友爱德文医生宣称:不管什么年龄,只要他愿意,并鼓起勇气去做,他就能改变自己。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给我讲了关于约翰·彼得的故事。

    出身贫寒的彼得苦苦拼搏,好容易才让自己和弟弟加里都上了大学。凭着他的勇气,他在纽约开了一家广告代理店,积攒了一些钱。有一天,彼得来到波士顿,住进了一家旅馆。他永远也不会料到,就在这一天,三个电话竟然改变了他的生活。

    首先,他给弟弟家拨了电话,邀请弟媳安妮和加里一道来和他共进晚餐。

    “不,谢谢啦。”弟媳马上说,“加里今晚有商务洽谈,我也正忙得很。这样吧,如果他打电话回家,我会让他给你个准信。”

    彼得听得出来,她的话中含有讥讽的味道。他不在乎地耸耸肩,然后给一个大学的老朋友挂电话,请他共进晚餐。这位朋友的回答使他感到震惊:“加里和安妮恰好今晚做东请客,我们一起去,在那里会面?”

    他感到困惑和尴尬。当他刚刚放下听筒,凑巧电话铃又响起来。

    “彼得吗?我是加里,非常抱歉,今晚我实在抽不开身,明天一起吃饭怎么样?”他几乎不相信这是弟弟亲口说的话。他只好咕噜着答应。

    父母去世以后以及后来加里读大学的日子里,彼得即是兄长又当父亲。自从加里结婚以来,他们俩自然不那么亲密了,而彼得对弟弟这桩婚事的失望态度也从未改变。在他看来,安妮在心智上和加里差得太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