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7期
编号:12248605
微针技术结合乙醇脂质体促进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透皮吸收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第7期
     切取标记内皮肤及皮下组织,部分标本用OCT液包埋,切片,aFGF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haFGF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部分标本用10%甲醛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aFGF免疫组化染色,苏木素复染,光学显微镜下观察rhaFGF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1cm×1cm皮肤组织ELISA法检测皮肤匀浆液中rhaFOF的含量,分析药物渗透进入皮肤组织内的量,样品组中微针+rhaFGF、组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皮内注射组稀释十倍后再进行检测。

    1.3.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各个数据比较,不同组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设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大体观察:微针处理的兔皮经亚甲蓝染色后,微孔被染成蓝色,清晰、均匀分布,排列规则(图1A,1B)。

    2.2离体组织HF染色:光镜下可见微针处理后的兔皮角质层被刺穿,产生的微孔到达真皮层,平均深度(178±24)μm(图2)。

    2.3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经皮给药30min后,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可见兔皮肤真皮层大量的rhaFGF均匀分布,越靠近角质层含量越高(图3C1,C2);皮内注射组可见皮肤组织较为疏松,皮肤组织真皮层大量的rhaFGF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