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333836
十堰市茅箭区2501名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的调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程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青少年的错牙合畸形及其对健康的影响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对本地区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及错秴的类型、治疗意识和治疗率的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医师进行有效预防、治疗,以及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口腔正畸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随机选择3所学校的中小学生2501名,年龄7~16岁,其中女性1183名,男性1318名。

    1.2 调查方法:采用室内自然光线视诊,由专业口腔科医生,按傅民魁主编的《口腔正畸学》中关于“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1]的方法进行检查。对检查者的颌面形态,牙齿排列情况,咬牙合关系等均做详细检查和记录;询问有无遗传、不良习惯、治疗意识。按安氏错牙合分类法[1-2]和临床症状分类[2-4]分别进行错牙合记录[5]。口腔不良习惯是指过去或现在较长时间存在的口腔不良习惯性动作[6]。

    1.3 诊断标准:以“个别正常牙合”为诊断标准。

    1.4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2501例中有错牙合畸形者884例(男475例,女409例),发病率为35.35%,男女发病率分别为36.05%及34.65%,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经χ2检验P>0.05%),见表1。

    2.2 Angle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是以Angles上下第一磨牙咬合关系作为错牙合畸形分类的标准(见表2)。

    2.3 常见错牙合畸形的发病情况见表3。

    2.4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调查见表4。

    2.5 接受治疗情况及治疗意识:884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中,愿意接受治疗者576例(占65.15%),其中仅143例正在接受正畸治疗,治疗率为16.17%。

    3 讨论

    3.1 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在国内外的许多报道中差异较大,国内为29.33%~48.87%[1],而国外为28%~90%[3]。本调查得出的发病率为35.35%经统计学对比分析(χ2检验),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

    3.2 常见错牙合畸形的发病率及发病规律;牙列拥挤的发病率在常见错牙合畸形中最高,其次为反牙合、深覆牙合(见表3)。牙列拥挤发病率高,因咀嚼器官退化且退化有不平衡现象,肌肉居先,颌骨次之,牙齿再次之;牙槽骨、颌骨的退化缩小速度快于牙齿;符合种族演化的人类进化过程[4];另外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食物高度精致使得咀嚼肌未能充分使用,不能有效地发挥咀嚼功能,对牙合、颌、面的功能刺激不够,就会使颌面部发育不足[1],因而逐渐出现了牙齿拥挤畸形及其他类型的牙颌畸形[1,3]。另外,在调查中发现,错牙合畸形以单一形式存在者很少,大多是两或三种以上形式错牙合并存。

    3.3 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原因中,遗传因素所占百分比最高,为30.32%,其次为乳牙早失、不良习惯、乳牙滞留等(见表4)对错牙合畸形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意义。

    3.4愿意接受治疗的有76%,但治疗率不高为16.17%,反映出多数民众已经对牙齿美学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错牙合畸形的危害和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以及生活水平和美学意识不足,以及口腔科医师所肩负的艰巨任务。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不知道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不知道能够通过正畸治疗手段对错牙合畸形进行治疗,还有的人不愿意治疗。说明口腔健康宣传教育还相对不足。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口腔健康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民众对口腔健康及错牙合畸形的认识,自觉地接受正畸治疗。

    [参考文献]

    [1]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2- 43,48-78.

    [2]黄金芳.口腔正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2-44.

    [3]四川医学院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