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7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25547
假体隆乳术后Ⅲ、Ⅳ级包膜挛缩的综合处理(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7年第10期
     长期以来,包膜挛缩是乳房美容和整形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隆乳术后修复的首要原因[1]。临床研究表明,对假体置换方法和包膜挛缩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包膜复发率的关键因素。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笔者科室对收治的68例假体隆乳Ⅲ、Ⅳ级包膜挛缩患者,采用乳晕切口或下皱襞切口在直视下根据组织覆盖情况、原假体及新假体置放腔隙的需要综合处理,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就医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共136侧乳房。本组病例均为假体隆乳术后(其中2例为注射隆胸后假体隆乳),年龄19~50岁,平均(27.2±8.2)岁,术前评估为Ⅲ级包膜挛缩39例、Ⅳ级29例,双侧挛缩程度相近;其中既往行单次隆乳术者65例,二次隆乳术者3例;本次手术距上次手术时间为6个月~4年,平均12.4个月。首次手术腋窝切口者54例,乳晕切口14例;病史明确22例假体置入乳腺后间隙,26例置入胸大肌后间隙,20例假体置入间隙不明确。排除曾行乳房缩小、乳房悬吊、乳头乳晕缩小、乳头内陷矫正、注射隆乳或取出注射填充物等病例,按照Baker分类法达到Ⅲ、Ⅳ级为纳入标准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