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痤疮(青春痘)
编号:13311701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大鼠痤疮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6期
     1.2 实验动物处理:从福建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购置清洁级雌性SD大鼠[合格证号:SCXK(闽)2012-0001]48只,均为3周龄,体重约100~120g。经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批件号:2014038)审核认证。实验前大鼠耳部备皮。备皮清理完毕后,48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P.acnes组、P.acnes+Pam3CSK4(激动剂,北京中科迈晨科技有限公司)组、P.acnes+ALA-PDT组,每组各12只。空白组双耳注射无菌生理盐水(50μl/200g)。厌氧环境下培养痤疮丙酸杆菌,并接种于其余3组SD大鼠双耳(50μl/200g),诱导炎症反应1周后,用无菌针头挑取耳廓肿胀部位,接种于厌氧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中,在37℃厌氧环境下培养3d,证明为痤疮丙酸杆菌感染[4]。对P.acnes+ALA-PDT组的大鼠进行5-ALA-PDT治疗,常规酒精消毒照射区皮肤,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麻醉动物,P.acnes+ALA-PDT组大鼠双耳外敷5% ALA(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避光封包1.5h,擦拭干净后用LED-IB光动力治疗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照射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