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298768
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牙槽嵴裂植骨术与传统术式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11期
     1.2.2 對照组:挖取髂骨松质骨,磨碎为“骨泥”,置入牙槽嵴裂隙内压实,覆盖CGF膜,缝合牙龈覆盖植骨。术后1周、6个月复查CBCT。测量方法:将术后CBCT数据输入 Mimics10.01 软件中进行测量。①将通过两侧骨性外耳道最上点、健侧眶下缘最低点的平面建立为水平面,测量每位病例两侧梨状孔最低点至水平面的距离,计算差值A,A越小表示两侧梨状孔下缘高度越接近一致;②测量术后1周植骨区骨质的垂直向高度最低值记为B1,术后6个月记为B2,计算差值B=B1-B2,B值越大代表垂直向骨吸收越多;③测量术后1周植骨区健侧中切牙根中水平骨质的前后向厚度记为C1,术后6个月记为C2,计算差值C=C1-C2,C值越大代表前后向骨吸收越多。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运用Bergland评价标准进行评估。患者经过骨移植,牙槽嵴裂隙当中植骨的高度占到牙骨质界高度的一半以上为I级;患者经过骨移植,牙槽嵴裂隙当中植骨的高度占到牙骨质界高度的一半为Ⅱ级;患者经过骨移植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