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88616
自噬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6期
     2 自噬与病理性瘢痕的关系

    2.1 自噬与FB:FB是病理性瘢痕中最重要的效应细胞。FB增生和凋亡之间的平衡失调,分泌过多的ECM,都是导致病理瘢痕发生的重要机制。有文献报道[2],FB中自噬水平的下调可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降解细胞内过多的纤维蛋白,改善ECM的过度沉积。目前基因在FB过度增殖和凋亡障碍中的作用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p53、c-myc等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失去了对细胞过度增殖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Bcl-2、c-fos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抑制了FB的正常凋亡[1]。p53是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在自噬和凋亡的调节中起中心作用。有学者发现[10],p53可通过破坏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s)自噬的平衡,而导致细胞凋亡和抑制纤维化,进一步在兔耳瘢痕模型中注射Adp53后的瘢痕外观更平整更薄,胶原含量更低。在瘢痕组织中Bcl-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而过表达的Bcl-2可以阻断FB凋亡。Cao等[11]研究发现BCL-2的表达下调,一方面可诱导HSFs发生凋亡,另一方面可引起自噬水平发生上调,以此作为细胞应对凋亡的一种负调控机,但总体来说Beclin-1依赖性自噬的失活可促进高营养状态下HSFs的凋亡,从而影响纤维化。综上所述,FB中自噬水平的下调有利于FB凋亡,从而抑制纤维化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