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7期
编号:13386231
自体髂骨松质骨联合CGF修复治疗牙槽嵴裂的疗效及术后牙龈退缩情况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7期
     2.3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分离度以及骨密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体积分数和骨密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裂隙近中牙牙龈退缩人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裂隙近中牙牙龈退缩人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裂隙近中牙牙龈退缩人数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典型病例:患者术前口内CBCT图像显示牙槽嵴裂区(见图2A、2B)裂隙明显,术后6个月,CBCT图像显示植骨区有新生骨形成,牙槽嵴裂隙消失(见图2C、2D)。

    3 讨论

    牙槽嵴裂常与唇腭裂并发,牙槽嵴裂对上颌牙弓的连续性具有严重影响,并能导致裂隙处牙齿萌出障碍、萌出扭转错位、口鼻瘘及鼻底塌陷。目前唇腭裂的治疗方案日趋完善,完整的牙槽嵴重建已成为序列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最常采用的术式即为牙槽嵴裂植骨,该手术最终目的是恢复上颌牙弓的完整性及上颌骨的稳定性、矫正鼻底塌陷、关闭口鼻瘘,并为正畸、正颌打下基础[4]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