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2011
编号:13838331
瘙痒研究国际论坛敏感性皮肤兴趣组《敏感性皮肤病理生理与治疗专家立场》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2011
     [关键词]敏感性皮肤;病理生理;治疗;专家立场

    2017年该兴趣组将敏感性皮肤综合征定义为:对于常规刺激(正常状态不出现异常感觉)产生不适感觉(包括:刺痛、烧灼、疼痛、瘙痒和麻刺感)的一种综合征,同年笔者撰文对其进行了解读。实际上,敏感性皮肤是其他皮肤疾病不能解释的自我感知的不适症状的组合,属于排除性诊断[1]。2019年最新的专家立场则关注于敏感性皮肤的病理生理和治疗。他们采用Delphi方法,由一组选定的专家基于一系列问卷调查逐渐修订, 从而达成一定的共识; 这项工作进行了2 年( 从2017年第9届世界瘙痒大会到2019年第10届世界瘙痒大会),期间进行电子邮件讨论和几次面对面的会议,最终以专家立场的形式发表于《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杂志》[2]。

    1 共识讨论过程

    首先,通过面对面会议方式形成37个内容的列表(讨论期间有所增加),最终形成14项需讨论的条目,包括8项病理生理(皮肤屏障功能、角质层、特应性皮炎和体质倾向、环境因素、感受器蛋白、表皮神经末梢、血管系统、压力、反安慰剂效应)和6项治疗条目(避免诱发因素、润肤剂/保湿剂、光保护、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安慰剂作用、综合治疗)。最后基于确定具体内容并撰写建议,提供给小组的所有成员,进行在线和面对面会议的讨论,最终所有成员在讨论后达成了一致的专家立场。笔者在这里对原文中专家立场形成的过程进行概述的目的之一是建议国内专家在制定专业共识和指南时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这样得出的专家共识或指南才更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意义。

    2 共识解读

    2.1 敏感性皮肤的病理生理:该文认为,目前关于敏感性皮肤及其与皮肤屏障功能关系的研究数据还很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