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1
编号:13568622
从天然免疫介导的代谢性炎性反应角度探讨糖脂代谢病“浊”的生物学本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1
     1.2.3“浊”与“痰”的关联简析《赤水玄珠》载:“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湿郁为热,热又生湿,湿热相生”,说明由于脾失健运、转输失职后,最先出现的病理变化是,清浊相混,浊邪壅阻脉道,从而出现痰湿等进一步的病理产物。浊邪与痰、饮、湿同源互衍:浊为痰之初,痰为浊之渐;浊为湿之极,湿为浊之渐;在病程中均具有胶着黏滞的特点,常在特定的条件下相伴而生、互助为患,互为继发病变的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10]。

    “浊邪”是糖脂代谢病的早期病理产物,故其进一步致病亦多在疾病的早期,对于患者的影响体现在阻碍肝脾气机,导致患者血中脂质、糖、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增多[12]。随着疾病的进一步进展,“炼津成痰”“积浊成痰”,痰的形成意味着,生化指标进一步突出,痰浊相结,成为“痰核”“肿块”“斑块”等宏观病理产物,成为糖脂代谢病患者疾病中期的关键病理因素。痰阻碍气机的同时,也会阻碍肝、脾、肾三脏以及三焦等腑的功能,导致了糖脂代谢病的进一步发展。

    1.2.4“浊”是中医理论中与糖脂代谢性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病理产物之一中医病因学认为,糖脂代谢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过食肥甘、疏于劳作、七情过度、脾胃虚衰以及变生的多种病理产物有关。《灵枢·五癃津液别》记载:“五谷之津液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