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42715
氯化铝和D-半乳糖对β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14KB,2页)。

    李发贵 丁元美 韩红梅 山东省胶南市人民医院保健科;

    【摘要】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在小鼠D-半乳糖和氯化铝中毒模型中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使用D-半乳糖联合氯化铝制作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于用药后0、45、60、75、90d取海马。取海马前用水迷宫实验分析小鼠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对所取海马用改良的Bielschowsky氏银染来观察其病理改变。用Western杂交确定β淀粉样蛋白和BACE1蛋白的改变。结果:氯化铝和D-半乳糖处理的小鼠在水迷宫测试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Bielschowsky氏银染发现海马细胞层次出现紊乱,但未发现典型的"老年斑"及"神经元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及BACE1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结论:D-半乳糖及氯化铝可导致游离态的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增加,但并不能形成特征性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改变。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β分泌酶

    【分类号】R749.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不明,其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老年斑(senile plaques)、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β淀粉样蛋白是由淀粉样前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1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