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39595
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参见附件(12kb)。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本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冠脉介入术;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25-02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主要机制是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于皮层中枢或下丘脑,使自主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加,引起内脏小血管强烈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率迅速减慢,常发生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鞘或拔鞘后,发生率为3%~5%[1]。主要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疲乏无力、烦躁、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是PCI术后较少见却十分危险的并发症,如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可导致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做好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2]。我科通过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减少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12月在本科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140例,其中,男96例,女44例,年龄34~76岁。均采用股动脉穿刺途径。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相关危险因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由主管医师向患者介绍PCI术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精神状态、病情、病史、对疼痛敏感度等方面。②根据评估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对心理焦虑、紧张、疼痛敏感度高的患者多次交流,向其介绍PCI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带患者参观导管室,安排性格开朗、已做过介入手术的患者与其交谈,谈自身感受,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调解。③向每位患者发放资料及宣传画,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使患者了解PCI术的相关基础知识。④使用心脏模具讲解手术的方法、步骤,让患者有感性认识,增强安全感。⑤对每位患者授课,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更清楚的认识,彻底消除其恐惧与疑虑。⑥术前进行平卧位排尿训练,以减少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术后若排尿困难,可让患者听流水声,按摩腹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若术后3 h仍不排尿,给予导尿。⑦术前1 d责任护士到床前询问患者,向其介绍介入术医生,告知其医生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给予其保证性和鼓励性语言,增强患者信心,减少顾虑,以利于其安心入睡,保证其充足的睡眠。⑧告知术前半流质饮食,保证血容量充足,但不宜过饱,术后鼓励患者进食流质饮食,要求6~8 h内饮水1 000~2 000 ml。不宜短时间大量进食。⑨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 mg肌注,以利于患者情绪稳定。⑩责任护士护送患者去导管室,向其介绍导管室工作人员,消除其陌生感。患者回病房后,责任护士立即到床前,祝贺患者手术顺利,向其介绍术后注意事项。拔出动脉鞘管时,与患者交谈,询问有无不适,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注意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减轻其焦虑。压迫止血时应以食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搏动最强点,强度以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避免过度用力或压迫面积过大,引起疼痛或压迫侧肢,引起血液回流减少,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