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76893
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40例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刘玲
第1页

    参见附件(2101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A(40例)组和B(40例)组。B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胰腺水肿、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腹痛腹胀、胰腺水肿、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结论: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奥曲肽;重症胰腺炎;临床研究;淀粉酶

    [中图分类号] R65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069-02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其中约20%为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达30%~40%[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消化内科医生迫不及待的问题。本文采用奥曲肽注射液治疗SAP,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3月~2010年4月本院SAP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2003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胰腺疾病学组制定)[2]标准。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奥曲肽治疗组(A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0例。A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7~78岁,平均42.3岁;发病时间(起病到入院时间)为2.5~72.0 h;胆源性胰腺炎18例,酒精性胰腺炎16例,特发性胰腺炎6例;B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8~80岁,平均42.6岁;发病时间为3~72 h;胆源性胰腺炎19例,酒精性胰腺炎15例,特发性胰腺炎6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

    所有患者均有持续且剧烈的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及上腹压痛等表现;伴或不伴尿和(或)血清淀粉酶升高。

    1.3 治疗方法

    1.3.1 B组给予常规SAP治疗:①禁饮食、胃肠减压;②应用抑酸剂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中和胃酸、H2受体抑制剂西咪替丁或迷走神经阻断剂阿托品;③镇静、止痛;④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⑤抗生素;⑥营养支持治疗。

    1.3.2 A组在B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以后按总剂量0.6 mg/d持续静脉泵入,在症状缓解、化验检查恢复正常后2~4 d停止用药,疗程4~15 d。

    1.4 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腹胀、胰腺水肿、血尿淀粉酶及WBC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疗效判定标准包括:①显效:3 d内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②有效:5 d内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③无效:5 d后症状不消失或加重,血尿淀粉酶未恢复正常[3]。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每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化验检查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A组治疗后临床表现及化验室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SAP多由胆道梗阻、暴饮暴食、酗酒、外伤等因素引起胰酶异常激活,腺泡细胞破坏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尽管近几年来SAP的诊治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临床上尚缺乏治疗SAP的特效药物,导致其病死率居高不下[1]。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提示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奥曲肽的作用机制[4]密切相关: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可以抑制胃泌素、胰高血糖素、促胰泌素、促胰液素及血管活性肠钛等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使胰液及胰消化酶减少;可以使胰液总量及碳酸氢盐的含量明显减少,使短管口括约肌张力显著降低,从而降低胰管内压力,改善胰腺炎患者血液流变学、肠管扩张、代谢性酸中毒及机体代谢状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