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92175
妊娠早期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丘赞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致病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各项检查分析其主要的致病原因,并与正常妊娠者比较。 结果 (1)先兆性流产(70.0%)为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宫颈息肉(16.3%)、糜烂(8.7%)及阴道炎(5.0%)也可单独引发;(2)先兆性流产组以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为主;宫颈息肉、糜烂组均以支原体感染为主;阴道炎组霉菌、滴虫、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感染均有;(3)正常妊娠组的血清孕酮水平为(82.21±6.45)nmol/L,先兆性流产组为(70.45±6.13)n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先兆性流产组为(2.51±1.42)mU/L,正常妊娠组为(2.19±1.31)m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行常规妇科、超声、阴道及实验室等全面检查,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改善母儿的预后。

    [关键词] 妊娠;阴道出血;病因;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b)-0183-02

    阴道出血是妊娠早期的常见病症,出血部位有宫腔、宫颈及阴道,致病原因多而复杂,以先兆流产为主,出血以先兆性流产引发的宫腔出血为主,但也可由其他原因引发,如宫颈息肉、宫颈糜烂、阴道炎等,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断时,除行常规妇科阴道检查及超声检查外[1],还应取患者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行实验室检查以进一步确诊。本文回顾分析了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部分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整合了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深入了解此症,以期进一步改善母儿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年龄22~33岁,平均27.8岁;初产妇76例,经产妇4例;孕周均 < 12周,均有阴道流血,部分患者下腹有坠痛感。对照组选取56例正常妊娠产妇,年龄23~33岁,平均26.5岁;初产妇54例,经产妇2例。两组在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 所有产妇入院后均行常规妇科检查,采用扩阴器确诊出血部位,采用超声检查(西门子S-60型超声诊断仪)确诊宫腔的出血情况,胚胎、胎儿的发育情况,患者膀胱适当充盈,取平卧位,凸阵探头频率为2.5~3.5 MHz,阴道探头频率为5.0~7.5 MHz。

    1.2.2 实验室检查 取产妇阴道、宫颈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主要检查霉菌、滴虫、支原体及衣原体,并测定血清孕酮(P),促甲状腺激素(TSH)。

    1.2.3 治疗方法 先兆性流产引发的阴道出血,若胚胎未停止发育,给予黄体酮行保胎治疗,必要时可加绒毛膜促性腺素;霉菌感染引发的阴道出血,给予克霉唑栓治疗;滴虫感染引发的阴道出血,给予硝唑栓治疗;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引发的阴道出血,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息肉或糜烂引发的阴道出血,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予以0.5%碘伏液行消毒治疗,待宫颈分泌物正常,行手术切除息肉。

    1.3 统计学处理

    对各组的资料进行统计,计量数据用x±s表示,并用SPSS 11.0软件处理数据,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结果

    80例患者中先兆性流产56例(70.0%),其中有3例患者合并宫颈糜烂,宫颈息肉13例(16.3%),宫颈糜烂7例(8.7%),阴道炎4例(5.0%),先兆性流产为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宫颈息肉、糜烂及阴道炎也可单独引发妊娠早期阴道出血。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

    阴道及宫颈分泌物病原体检查发现,先兆性流产组以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为主;宫颈息肉、糜烂组均以支原体感染为主;阴道炎组霉菌、滴虫、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感染均有,见表1。相对于对照组正常妊娠者,先兆性流产组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降低(P < 0.05),而两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阴道出血是妊娠早期的常见病症,致病因多而复杂,其中以先兆性流产为主,另外宫颈或阴道的病变,如宫颈息肉、糜烂及阴道炎等也可单独引发阴道出血。但由于阴道检查可能导致患者流产的加速发生,部分医生常忽略阴道检查的重要性,仅行常规妇科及超声检查后,便给予先兆性流产的针对性治疗,若患者实为宫颈或阴道病变引发的出血,治疗方式不当,常会延误治疗,甚至导致保胎失败[2],因此全面准确的诊断可保证保胎的成功率,改善母儿的预后。

    本组行常规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包括阴道检查,确诊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先兆性流产(70.0%),但宫颈息肉(16.3%),宫颈糜烂(8.7%)及阴道炎(5.0%)均可单独引发阴道出血,而先兆性流产也会合并宫颈病变,如本组56例先兆性流产患者中合并3例宫颈糜烂。阴道及宫颈分泌物病原体检查发现,先兆性流产组以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为主,有报道[3]指出,支原体可感染宫内胚胎或羊膜致使流产发生,而衣原体是引发自然流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故治疗时支原体和衣原体均应重视,特别是合并发生时[4]。先兆性流产组的血清孕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 < 0.05),说明孕酮不足,黄体功能不全也可导致流产的发生,故治疗时应给予黄体酮,本组除8例患者因胚胎停止发育行流产术外,其余均保胎成功。宫颈息肉、糜烂组均以支原体感染为主,生成脓性白带,致使宫颈充血严重,故治疗时采用抗生素,而息肉可在宫颈分泌物正常后由手术切除,本组均保胎成功;阴道炎组霉菌、滴虫、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感染均有,感染可引发阴道黏膜充血、渗血。

    综上所述,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原因多而复杂,先兆性流产仅为主要致病因,不能排除因宫颈或阴道病变而致的可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7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