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191136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5日 杨俭保
第1页

    参见附件。

     CT检查确诊为CNC者18例,其余分别被误诊为室管膜瘤7例、胶质瘤者3例、脉络膜乳头状瘤4例;MR检查确诊为CNC者24例,其余分别被误诊为室管膜瘤5例、胶质瘤者2例、脉络膜乳头状瘤1例。CT的诊断准确率为56.25%,MR的诊断准确率为75.00%。

    3 讨论

    由本文分析可发现,中枢神经细胞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透明隔和侧脑室,也可侵犯额叶、第四脑室、小脑蚓部、胼胝体内壁等,侵犯第三脑室少见,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发生于以上部位者应警惕CNC。

    CT可显示肿瘤的钙化灶,MRI可较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轮廓、血管供应情况等,优于CT检查[4]。CNC肿瘤多为实质性,可发生囊变或坏死,故MR检查可见瘤体呈蜂窝状或丝瓜瓤样囊变,此为CNC的特征性表现[5]。CNC侵及胼胝体或侧脑室顶部时,可在侧脑室或胼胝体顶部发现网状或丝条状瘤体影,当肿瘤侵及侧脑室侧壁时,可在侧脑室或胼胝体壁间发现条状牵拉影。肿瘤内出血较少见,肿瘤实质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后呈轻度或中度强化,强化的程度不均匀。

    CNC常被误诊为室管膜瘤、胶质瘤者和脉络膜乳头状瘤[6]。脉络膜乳头状瘤好发于10岁以内的儿童,儿童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成人好发于第四脑室,因脑脊液过度分泌常发生脑积水,影像学检查可见肿瘤质地均匀,增强扫描后呈均匀强化,肿瘤形状多为分叶状或菜花状,边缘呈羽毛状;室管膜瘤好发于1~6岁的儿童或33~40岁的成人,儿童好发于第四脑室,成人以位于侧脑室Monro孔附近多见[7],增强扫描肿瘤呈轻到中度强化,瘤内可见坏死的囊性变和斑点状钙化,但蜂窝状坏死少见;胶质瘤好发于40岁左右的中年人,常见于于额、顶叶,胶质瘤常起源于皮层下白质,可侵犯胼胝体,侵犯脑室者少见,易发生囊变或瘤内出血[8],也常发生钙化,与CNC的鉴别较困难,可依靠电镜和免疫组化进行最终诊断。

    总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需仔细进行分析,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胡茂清,龙晚生,张朝桐,等.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2):11-13.

    [2] 何晓鹏,欧光乾,韩福刚,等.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J].重庆医学,2011,40(13):1275-1277.

    [3] 宋海乔,黄丽娜,黄咏文. 中枢神经细胞瘤CT、MRI对比分析及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4-55.

    [4] 罗辉,王嵩,梁宗辉,等.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误诊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1):1133-1136.

    [5] 赵天平,程敬亮,张勇. MR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9):1557-1559.

    [6] 顾青,杨桂芬,田伟.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8):1306-1307.

    [7] Osztie 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5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