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631028
优质延续护理在出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6期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复诊时进行评定,观察组由延续护理组人员在随访时进行评定[4]。评价指标包括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依从性评价、患者及家属满意度。①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版Barthe指数量表(MBI)进行评价[5]。MBI总分100分,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生活需要较大帮助;50~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生活需要中等帮助;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生活基本自理;100分为日常生活自理。评分结果分为5个等级,5个等级包括l0个评定项目[6],10个项目总分为100分,独立能力与得分呈正相关。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时进行评定。②患者依从性采用自我设计的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价,通过封闭性提问、患者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调查,主要从康复训练、生活作息、均衡饮食、正规服药、出院复诊等5个方面调查患者的依从性[7]。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采用自我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包括服务态度(3条)、服务内容(4条)、成员素质(3条)3个维度,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满意、一般、不满意3级评价。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在出院后6个月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BI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出院1个月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6个月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两组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按时按量康复训练、生活作息、均衡饮食、正规服药、按时复诊的依存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3 讨论

    3.1 延续护理延伸对患者的关爱

    延续护理是一种由医院走向社会的延伸。延伸服务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对患者的支持具有针对性,使个体化健康问题得到针对性解决[8]。对患者而言,延续护理是顺利康复、降低再入院的重要保障;对医院而言,延续护理有助于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率;对政府而言,延续护理能够节省卫生费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延续护理是一种可以让患者、医院和政府三赢的优质医疗护理模式。在本研究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依从性及满意度均能体现延续护理对患者的关爱。

    3.2 多学科合作为延续护理提供保障

    延续护理在我国仍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理想的延续护理模式应以医院、社区联合为基础,多学科、多团队合作,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无缝隙护理,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经济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开展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深受患者及家属喜爱。本研究团队的构建,充分发挥了优势,将出院患者分组,责任落实到人,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规范服务流程,将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融入到出院后的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3.3 延续护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在我国,脑卒中有着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9],已严重危害到人民的健康。脑卒中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再加上症状改善缓慢,患者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康复效果,故容易产生畏惧情绪,不能进行严格的自我康复训练。刘红香等[10]的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在基础、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有较大需求[11],ADL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维持、促进和恢复自理能力,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并使其由依赖他人帮助到最终承担自我护理的责任[12]。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实施延续护理,定期跟踪、指导、督促患者,使患者得到了完整、系统、连续的护理,从而提高了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士在随访过程中及时了解并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治疗、训练方案执行,在时间上具备连续性,避免了因出院后缺乏指导和督促,而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受到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家庭访视、联谊会,观察组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出院后延续护理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3]。

    3.4 延续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治疗护理的同时,要求进一步将护理延续至出院后。临床护理服务是评价医院综合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医院无形资产及效益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延续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一致[14]。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避免了患者从医院过渡到家庭而出现的护理脱节,解决了患者出院后护理不足的问题,同时,延续护理使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增多,拉近了相互的距离,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家庭护理尚不完善,而延续护理模式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15],但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患者和家属存在问题的途径,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并为脑卒中患者重返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珲.延续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35-136.

    [2] 徐建秀.我国延续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18-19.

    [3] 谢凤兰,成守珍,蔡卫,等.延续护理服务部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47-49.

    [4] 李善玲,刘清华,黄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6.

    [5] 闵瑜,吴媛媛,燕铁斌.改良Barthel指数(简体中文版)量表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3):185-188.

    [6] 诸毅晖.康复评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22.

    [7] 邢欢,刘丽.延续护理方案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2013,51(l5):103-105.

    [8] 田丽.优质护理延伸服务的实施与体会(特约)[J].天津护理,2013, 21(6):509-510.

    [9] 龙洁,王文治.脑血管病防治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0:198-199.

    [10] 刘红香,崔静.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服务项目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29-31.

    [11] 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学杂志,2012,27(3):89-91.

    [12] 李梅珠,姚冬梅.脑梗死的综合个性化康复护理[J].现代医院,2013,13(8):104-106.

    [13] 焦晓华.老年脑卒中病人出院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14):1745-1746.

    [14] 龚艳,金春莲,章小庆,等.延续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50-51.

    [15] 付伟,李萍,钟银燕.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6):27-30.

    (收稿日期:2014-09-27 本文编辑:祁海文) (饶静云 赵月飞 温鸿源 蔡典 伍碧贞)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