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5期
编号:12620506
针刺结合埋线治疗亨特面瘫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5期
     1.5.2 中医诊断 以《针灸治疗学》[5]中关于面瘫的诊断标准确认。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使用西医常规抗病毒、改善循环、激素治疗。临床用药有阿昔洛韦、维生素B 及甲钴胺(营养神经)、地塞米松等。治疗30 d为1个疗程。

    1.6.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以下疗法。①针刺:以瘫痪经筋透刺、排刺、围刺为主:阳白分别向上星、头维、丝竹空、攒竹透刺,进针1~1.5寸;攒竹透睛明,进针0.5寸;丝竹空沿眉横刺1.5寸;四白、迎香分别透向睛明,进针1.5寸;太阳过颧弓透地仓;人中、承浆、颊车分别透地仓;沿颊车至地仓,下关至迎香每间隔1寸1针,以进入皮内为度,均施捻转平补平泻 1 min,1次/d,每次留针20 min。治疗30 d为1个疗程。②穴位埋线疗法:取大椎穴,患侧颊车、地仓、下关、翳风穴,双侧风池、风门、阳陵泉、足三里穴。在穴位上作标记。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用碘伏消毒埋线穴位,覆盖洞巾,医者带一次性无菌帽子、口罩以及乳胶手套,先将可吸收羊肠线剪成0.5~1 cm长度,将肠线放入针套内,在穴位局部,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或捏起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边退针套,边推针芯,将肠线埋植在穴位内,针孔用创可贴贴好,以防出血感染。休息1周后可进行第2个疗程的针刺治疗。

    1.7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颁布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6]制订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