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955357
中医诊治老年病要突出特色优势(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3期
     气虚血瘀为老年心病患者的基本证型,根据郭宏敏教授的临床经验,老年心病血瘀证主以气(阳)虚血瘀证为多。老年心病主为淤血阻于心脉。根据藏象学说,“有诸内必形诸外”,而验之于老年临床。老年人由于正气虚弱,抗邪不力,正邪交争常处于非激烈状态,急瘀真心痛症状并不多见。因而老年冠心病常缺乏典型心绞痛或心梗的临床症状;老年心肌梗死,大多患者无剧烈疼痛感,有的仅表现为乏力或轻度的胸闷气急,常被忽略;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即以心源性休克,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心阳暴脱为首发症状。因此老年心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胸闷气短或时有隐痛,神疲乏力,动则气喘,下肢浮肿,心悸,自汗,唇绀,舌质紫暗淡,脉细涩等症。从病机分析看,高年脏衰心气不足,胸阳痹阻,则血运无力停而为瘀。故见胸闷,隐痛,短气乏力;动则气耗,心失所养,诸症加重,致喘甚,心悸不宁;“血不利则为水”可见面肢水肿;苔脉亦示气虚血瘀之象。故老年心病临床以气虚血瘀证为多,呈现气(阳)虚阴凝的证候特点。

    郭宏敏教授建议老年心病化瘀治则以益气(阳)化瘀为主。老年心病血瘀病机是脏损气(阳)虚与淤滞心脉并存,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症候特征是气(阳)虚阴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宜挚引之。”所谓“决之”应为活血化瘀,所谓“挚引”多为益气。针对心病血瘀证的主要病机,益气活血是其主要的治疗法则。在心病血瘀疾病的进展过程中,本虚正损与邪实血瘀的盛衰变化反映着疾病不同阶段的病机特征,急瘀真心痛以淤血突然闭阻心脉而发病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