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064686
“网底”不能破,百万村医队伍不能垮(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8期
     乡村医生具有中国特色,长期以来在保障广大农民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有64.5万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己经超过百万余人;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这个特殊的最底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却连最基本的待遇都没解决,更面临着诸多困境。

    如何改善现状,如何解决乡村医生面临的困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本刊记者就这一热门话题,分别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国家应给予乡村医生法律身份

    3月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委员驻地昆泰酒店,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委员。谈到我国百余万乡村医生面临的问题,温建民委员首先回顾说,乡村医生的前身是“赤脚医生”。上世纪60年代,村卫生室由生产大队集体举办,“赤脚医生”亦农亦医,和同时诞生的民办教师、大队干部一样吃固定工分,参加集体分配。后来随着联产责任制的出现,失去集体经济的依托,村卫生室变成了自负盈亏的个体诊所,但集体性质和名称没有变,“赤脚医生”仍承担着农村卫生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

    温建民委员接着介绍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新医改和新农合政策的实施,村卫生室又转变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即由政府主导,通过规范化建设,政府购买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基药零差价销售,政府补贴;合作医疗定点报销和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