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9期
编号:13102296
TWEAK和Fn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9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妇科收治的50例EMs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与研究组匹配的因子宫肌瘤、宫颈病变等疾病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内膜提供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研究组纳入标准:均在我院妇产科医院行腹腔镜或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均证实为EMs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完整者。研究组排除标准:失防患者;术前3个月内未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严重意识障碍,无法配合调查者;合并内分泌、免疫性、代谢性等其他疾病。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5.49±7.24)岁;月经规律,周期26~35 d,平均周期(29.49±3.24)d;30例异位囊壁组,20例在位内膜组(10例增生期内膜,10例分泌期内膜);根据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Ⅰ期7例,Ⅱ期13例,Ⅲ期19例,Ⅳ期11例。对照组纳入标准:子宫肌瘤、宫颈病变等疾病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子宫内膜正常;对照组排除标准:EMs患者。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6.59±7.34)岁;月经规律,周期26~35 d,平均周期(28.49±5.24)d。异位囊壁组、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中刮取内膜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