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3189399
头皮针静脉穿刺时进针手法与患者输液质量相关问题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马晓莉 林晓燕 任芳 于昌云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头皮针;静脉穿刺;进针角度;输液质量

    头皮针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操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方法之一,中专教材《基础护理学》[1]中的“FF输液实施步骤、图14-18”操作时为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但无详细文字描述,对进针角度(15°~20°)、嘱患者握拳作了规定,临床中绝大多数护士均惯用拇指、食指握锄式二指持针的手法(以下简称原手法),对此,笔者在临床中的对从静脉穿刺时操作者持针手法、进针角度、速度及患者是否需握拳等问题反复进行研究得出:以手部为例,静脉穿刺时患者的手自然放置,操作者左手稍用力握住病手的五指,使手背(注射区)呈水平面并与患者五指和臂呈30°~45°,右手拇指及中指分别持头皮针针柄的下缘及上缘,食指放针柄平面上,针头斜面向上在预入血管远端≤0.3 cm血管上方与皮肤成30°~60°,快速刺入皮下后借助手腕的力量将针柄下压同时前行再抬针柄将针头进入血管,进入针梗的1/2~2/3见回血(无需再平行进针,因进针速度快见回血时针梗已在静脉内潜行了部分)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柄,右手常规松压脉带、胶布固定(小儿左手固定头部手法不变,右手同成人)(以下简称新手法)。2002年开始,笔者将新手法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并随机与原手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8年12月,在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的住院患者中选择部分患者共计10 400,按年龄分成人组和小儿组。

    1.1.1成人组患者全身疼痛已消失,情绪稳定能正确描述自身感受且愿意与我们配合,静脉输液≥6 d的患者,共8400人。其中男5040人,女3360人,年龄10~60岁,文化程度小学占22.71%,初中38.82%,高中以上38.47%。

    1.1.2小儿组病情较轻,需头皮针静脉输液≥4 d,共计2000人,其中男1320人,女680人,月龄最小16 d,最大9个月,平均4个月零两天。

    1.2方法

    1.2.1成人组同一名护士在同一患者双手背,交错静脉穿刺,每3天更换一次穿刺手法。以每患者每种穿刺手法等于3次计算同时询问患者反应,观察注射局部变化,并记录。

    1.2.2小儿组同一名护士在同一患儿头皮静脉进行穿刺,两种穿刺手法交替使用,以每患者每种手法等于2次计算,观察患儿反应,头皮静脉及输液过程反应并记录。

    1.3判断标准

    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