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6
编号:13761905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6
     【摘要】老年高血压的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治疗目标、治疗方法以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治疗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高血压患患者数逐年增多,据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数据,年龄≥60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1%,也就意味着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中国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尤为突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诊治过程中主要有如下特点。

    1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特点

    (1)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脉压差大。根据临床观察,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0~170 mm Hg之间,舒张压60~90 mm Hg。(2)血压波动大,治疗中应多次测量血压。(3)晨峰高血压现象:很多老年人以凌晨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这也是老年人凌晨多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4)合并其他疾病多: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的同时,多伴有高胆固醇症、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这也是临床治疗中需要兼顾的。
, 百拇医药
    2治疗前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评估

    老年人在患有高血压病的同时,常伴有肥胖、脂类代谢紊乱、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等,临床分级多属高危、极高危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往往同时使用降糖类、降脂类以及小剂量阿司匹林等药物。

    3关注靶器官的损害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合并有靶器官的损害:(1)心脏: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房型或室性心律失常、舒张性心力衰竭。(2)血管:老年人脉压差大,血管损害以大动脉硬化为主,多支血管硬化并存,如颈动脉、股动脉、肾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或有斑块。(3)肾脏: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血肌酐可能相对正常,但肌酐清除率有下降趋势,微量蛋白尿较为常见。(4)脑:脑卒中患者多见于老年人,且血压波动大,CT或MRI检查发现腔隙性脑梗死的较多。

    4老年高血压治疗的原则和目标
, 百拇医药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平稳、缓慢地降压,药物的起始剂量要小,逐渐增加剂量,定期监测血压,血压目标值一般为<140/90 mm Hg,但许多老年人脉压差大,降压时应更关注舒张压,实验研究认为舒张压小于60 mm Hg,预后不良风险增加。所以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时,以舒张压不低于60 mm Hg为准。

    5治疗方法

    5.1非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前或药物治疗同时均需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

    5.2药物治疗以遵循个体化为原则,采取长效、小量、多药联合的方式,兼顾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药物耐受性、不良反应等,合理选择药物。(1)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应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Ⅱ(ARB)为首选,根据血压情况,可联合CCB,慎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2)合并有冠心病、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以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可联合使用ACEI、 ARB、CCB或利尿剂。(3)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以利尿剂为首选,可联合使用ACEI、ARB、CCB等。(4)合并有脑血管疾病,以CCB为首选,可联合使用ACEI、ARB等。
, 百拇医药
    6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6.1血压不可过低,特别是舒张压不能低于60 mm Hg。

    6.2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1)CCB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踝部水肿、心动过速。(2)ACEI主要为咳嗽、肾功能恶化。(3)β受体阻滞剂不适用于糖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和有传导阻滞、哮喘的患者。(4)利尿剂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低血钾、糖脂代谢异常。

    6.3用药时间因人而异,老年人出现晨峰高血压的较多,可适当调整用药时间,在原来服用长效降压药的基础上,晚饭后可加服一次中效制剂。

    6.4根据季节适当调整药物。北方冬季与夏季气温差别较大,血压随之变化也较大,应根据血压情况,适当调整药量。

    总之,老年高血压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与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诊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物不断涌现,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得到了良好救治血压达标率逐年增高,合并症发生率逐年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临床医生任重而道远。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坎地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魏青梅,陈还珍.中国医药导报,2010,5(17):53-56.

    [2]卫小红.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5(20):137-138.

    [3]谭碧峰,杨天伦,黄友良,等.替米沙坦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0,5(29):52-54.

    [4]徐占国.老年高血压病中医治疗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10,5(31):77-78.

    [5]刘晓军,张萍,李杏玲.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65-66.

    [6]左建军.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0,7(27):63-64., http://www.100md.com(梁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