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8
编号:13760628
轴向负荷装置制作及负荷前后腰椎间盘MSCT检查对比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刘建新 邹海勇 丁永正 梁康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评估自制轴向负荷装置在腰椎间盘MS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自制轴向负荷装置,对92例患者行常规CT扫描,然后施加约50%自重行轴向负荷扫描,测量轴向负荷前、后硬膜囊面积、椎间盘面积、黄韧带厚度及腰椎曲度等变化。结果PRP检查神经根受压椎间盘76处,ACH检查神经根受压加重52处,占684%;PRP检查椎间盘平面未受压的神经根476处,ACH检查神经根周围脂肪间隙变窄298处,占630%。L3~4、L4~5、L5~S1硬膜囊面积在加压前后均有变化,以L3~4、L4~5椎间盘层面变化明显。结论ACE检查较PRP检查可以获得更多、更明显的影像诊断信息,可为临床诊断腰椎椎管狭窄提供重要依据,临床意义大于PRP检查。

    【关键词】轴向负荷;螺旋CT;腰椎间盘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腰痛、坐骨神经痛及神经性跛行等症状随患者的体位和负荷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常规CT腰椎间盘检查采用仰卧腰大肌放松体位(PRP),椎体间压力变小,部分椎间隙宽度可能复原,这一体位不能真实反映人体脊柱和椎间盘在站立负荷状态下的病理生理变化,以致部分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下腰痛、坐骨神经痛及神经性跛行等症状很少在这一体位表现出来,导致椎间盘病变漏诊。

    仰卧位腰椎轴向负荷(ACE)能模拟人体站立位时腰椎的生理状态,是一种新的检查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病变的CT检查,可获得更多的附加信息。该检查模拟人体直立、行走时的自体负重状态,从而真实的反映了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椎管状态,即椎间盘突出,侧隐窝、椎间孔狭窄、黄韧带增厚,椎体滑脱的病理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 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92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男63例,女29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55岁;体重41~92 kg;病程2周~25年不等,临床表现:(1)82例有腰痛;(2)85例有坐骨神经痛;(3)11例有间歇性跛行。

    12轴向负荷设计及使用方法

    121轴向负荷的设计(参见图1)(1)设计要求:①为达到患者自体体重50%的压力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