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1
编号:13759561
鼻胆管引流术的术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1
     【关键词】鼻胆管;引流术;护理

    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osal biliary drainage,ENBD)是现代肝胆外科中的一项常用技术。它是将一导管通过电子十二指肠镜从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总管内,未端经鼻腔引出,达到将胆汁引流出体外的目的。常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减黄和胆、胰重症患者的治疗。2006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肝胆科对26例患者采用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6例患者均符合ENBD的适应证。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2~69岁,平均42岁。发病原因:均为胆道结石导致的梗阻,并发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表现:患者均有典型Charcot三联征的表现,右上腹痛向右后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寒战、高热,体温最高可达40 ℃;黄疸;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早期休克代偿期症状,包括神志的改变。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胆红素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清晰可见梗阻部位和程度。
, 百拇医药
    2结果

    26例患者,住院15~41 d,平均26 d,25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因多脏器器官功能衰竭转ICU继续治疗。

    3术后护理

    3.1病情观察持续吸氧,心电监护24 h,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遵医嘱每日监测血、尿、引流液淀粉酶值。

    3.2引流护理通过临床观察引流液的变化,有利于医生掌握病情的变化及调整治疗方案。

    3.2.1引流液的观察

    3.2.1.1引流液的性质长期胆道梗阻的患者胆汁为深黄色或酱油色,置管引流通畅2~4 d后颜色渐渐变成淡黄色;同时患者腹胀、黄疸逐渐减轻。化脓性胆管炎,胆汁中可有大量黄白色脓性絮状物及泥沙漂浮,易堵塞导管,在解除梗阻,通畅引流后,腹痛、发热等症状可明显缓解。
, 百拇医药
    3.2.1.2引流液的量梗阻患者置管后,胆汁引流可达400~1100 ml/d,平均500 ml/d。随着梗阻的缓解,肝功能逐渐改善。某些梗阻患者ENBD后引流量不多,约在100 ml/d,但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由于胆管下端梗阻解除及炎性水肿消除后,括约肌功能得到恢复,部分胆汁可经支撑的导管周边排入十二指肠。

    3.2.2注意事项

    3.2.2.1EMBD术后,接好无菌引流袋(不可接负压吸引器),让胆汁自然流出,引流管固定于颊部,防止导管脱出。并经常检查,保持鼻胆管通畅及有效引流。

    3.2.2.2嘱患者及家属不能擅自处理引流袋中的流出物。反复告诫患者在活动及睡觉时,保护好导管,以防意外拖出。如无胆汁流出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如果怀疑导管有少许脱出,不宜强行插入,而应继续固定好导管,同时告知医生护士。

    3.2.2.3鼻胆管经鼻孔以胃管放置方式置入,同时是以胃管自行设置,容易与正常胃管混淆,当胃管误拔,要做好明确标志,每班交班与患者家属交待清楚,该鼻胆管由医生拔管。
, 百拇医药
    3.2.2.4每日倾倒胆汁,记录引流的总量,定期更换引流袋。

    3.3饮食护理术后常规禁食、禁水,因禁食时间长和大量消化液丢失,此时主要是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以高渗葡萄糖、脂肪乳、白蛋白等为主,静脉供给途径中严格无菌操作。待胃肠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逐渐恢复进食。口服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饮食,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普食,食物品种多样化,少吃多餐。术后患者常有咽喉部异物感、恶心并担心导管脱出,十分紧张,不敢进食,应反复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鼓励患者正常进食及适当活动。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2次/d,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

    3.4心理护理病情的折磨、带管生活不便、饮食因素等原因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烦躁、焦虑。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做好解释工作,寻求家属的帮助与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护理。

    4小结与讨论

    ENBD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技术,具有迅速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通畅引流的作用,从而使患者病情迅速得到缓解,控制感染,减轻黄疸,改善全身中毒症状,为择期手术提供条件,降低了胆道疾病的死亡率。同时还能够避免胆汁大量丢失,降低并发症,避免长期带T管的痛苦,胃肠功能恢复快,有利于早期康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引流方式。同时还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

    【收稿日期】2011-08-29, 百拇医药(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