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5
编号:13730484
改良肛管在NICU保留灌肠的临床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25日 朱雪玉 陈静 郑丽芬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将采血针进行改良后应用于NICU中保留灌肠临床效果。方法:将NICU中选择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120例新生儿,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管,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胶管(剪下针头)代替传统肛管,比较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平均入睡时间。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48例,试验组5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2,P<0.05);对照组保留灌肠有效40例,试验组5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76,P<0.05);对照组平均入睡时间(19.43±9.46)min,试验组(11.22±4.7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1,P<0.05)。结论:采用采血针改良后作为保留灌肠用具,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肛管灌肠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采血针头; 保留灌肠; 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5-0116-02

    在为新生儿做CT、X线片、心电图、脑电图等辅助检查时,由于患儿年龄及生理状况与成人不同,存在着不合作现象,临床上常用10%水合氯醛镇静辅以传统的橡胶肛管常规进行保留灌肠,使患儿处于睡眠状态,配合检查。由于肛管管径粗,插管阻力大,刺激性强,管腔内残留药液多,剂量难以精确,达不到较好的疗效。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改善灌肠的效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对笔者所在医院NICU采用改良后的肛管灌肠,并进行应用与观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0月笔者所在医院NICU病房需要保留灌肠的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获得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用摸球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8.37±9.56)d,体重(3.23±0.57)kg;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9.29±10.61)d,体重(3.13±0.60)kg。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及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