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6
编号:13727269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比较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赵丽然 孙庆文 王媛嫒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0例,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剂量用法:泮托拉错肠溶片40 mg,晨起口服,每天一次,疗程4周;B组36例,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剂量用法:奥美拉唑胶囊20 mg,晨起口服,每天一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恶心、上腹疼痛、灼烧感等)改善情况并记录,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A、B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5%(38/40)和94%(34/36),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主要指消化道症状的缓解和疼痛消失)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泮托拉唑比奥美拉唑能够更加快速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痛,A组3 d内的疼痛消失率为80%(32/40),B组3 d内的疼痛消失率为55%(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能够更加快速缓解十二指肠溃疡腹痛症状,优于奥美拉唑,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 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中图分类号 R65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6-0045-01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约占70%左右,十二指肠溃疡可发于任何年龄段,但中年最为常见[1]。消化性溃疡成因和发病机制都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胃液消化作用、黏膜抗消化力降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在进入血液后分布到细胞壁内的分泌小管之后,转化为活化体,使H+-K+-ATP酶失去活性,抑制H+分泌[2]。其抑酸作用较长,一次用药可使大部分胃酸被抑制24 h以上,相关实验表明,H+-K+-ATP酶抑制药物同样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3]。本次研究对比了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各自的疗效与愈后复发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男54例,女22例,年龄29~69岁,平均46.3岁,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后均符合以下条件:(1)十二指肠溃疡病灶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下;(2)无消化道出血现象;(3)无合并其他部位溃疡;(4)无质子泵抑制剂服用禁忌证;(5)治疗前24 h停用任何抗溃疡药物;(6)无肝、肾、心功能不全;(7)无孕期、哺乳期妇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