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6
编号:13727291
不同预冲方法对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灌流器凝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邓长虹 刘惠玲 卢婉娴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预冲方法对血液灌流器凝血的影响。方法:将219例次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预冲方法,对灌流器内凝血、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出现凝血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前充分预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预冲; 凝血;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6-0079-02

    血液透析是以透析膜利用弥散、对流等原理清除体内小分子毒素与水分,但不能清除中、大分子毒素。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经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血液灌流器,通过吸附的方法来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最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患者体内的一种血液净化疗法[1-2]。很多临床研究表明,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模式相结合,可弥补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不足,可改善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失眠、贫血、高磷血症、高血压、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操作过程中如果预冲不充分,可引起灌流器凝血,影响治疗效果,浪费患者血液[3]。2011年1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中心对219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分析不同预冲方法对灌流器凝血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中心进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的9例患者,共112例次,其中男78例次,女34例次,年龄32~43岁,平均37.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高血压性肾病1例,梗阻性肾病1例,肾病综合征1例,将其作为对照组。2012年7-12月在笔者所在中心进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的13例患者,共107例次,其中男83例次,女24例次,年龄29~67岁,平均48.0岁,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糖尿病肾病1例,梗阻性肾病1例,痛风性肾病1例,肾病综合征1例,将其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避过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