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9
编号:13724209
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5日 谭玉聪 周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部位标识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调查患者术前手术部位标识的完成情况、患者参与手术部位标识和手术标识图案的规范情况,比较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执行前后手术部位标识的执行情况。结果: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执行后,手术部位标识完成情况、患者参与手术部位标识和手术标识图案的规范性与制度执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和完善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和流程,重视患者参与手术部位标识,规范手术标识图案,可有效提高手术部位标识的执行率和正确率,预防手术错误发生,确保手术患者安全。

    【关键词】 手术部位; 标识;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9-0145-02

    手术室是外科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据统计,手术部位错误、用药错误和异物遗留体内位居全球手术室操作失误榜首,而手术部位错误发生概率虽然不高,但是一旦发生,后果相当严重,往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1]。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过程中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出现识别差错,根据卫生部的《患者安全目标》、《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相关文件规定,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10月制定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实施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12月的385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2年7-9月执行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前的185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年龄18~82岁,平均(52.0±0.6)岁;2012年10-12月执行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后的200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年龄18~85岁,平均(53.0±0.8)岁。两组手术患者均能与调查者正常沟通,愿意配合调查,且全部患者手术均为择期手术(危重、急诊手术除外),涉及到眼科、普外科、胸外科、脑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以及眼部、乳腺、肺部、脑部、四肢、关节、肾、输尿管等对称性器官或部位的手术,均须完成手术部位标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手术部位标识核对流程 (1)手术前1天或手术当天,由主管医生在病房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用记号笔根据各自的习惯进行手术部位标识。(2)手术室外巡回护士凭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对后接患者至手术患者转运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