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年第7期
编号:13135477
产后缺乳的中医药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7期
     【摘要】 产后缺乳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文章阐述了产后缺乳的中医病因病机,并从中医药的汤剂、针灸、按摩、药膳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法做一综述。

    【关键词】 产后缺乳; 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7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7-0157-02

    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与其采取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母乳营养全面能充分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还可以增强婴儿的抵抗能力;此外,母乳喂养还能增进母子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及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婴儿出生后纯母乳喂养4~6月者必须达到40%,母乳喂养率须达80%。我国目前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7%~62%,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16%~34.4%[1]。乳汁量不足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乳汁量不足而导致产后1个月内及其以后母乳喂养失败者约占34.39%[2]。因此,研究如何对产后缺乳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尤其是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增加,改善缺乳症状,满足婴儿喂养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本文对近些年中医药干预产后缺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