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衰竭
编号:13656199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存危险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39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治疗结束后,按照患者生存与否将其分成有效组94例,无效组45例,统计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营养状况、呼吸道感染程度、利尿剂、呼吸兴奋剂、并发症发生率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为此类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原发病治疗与感染控制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治疗; 生存; 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045-02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属于外科并发症,是患者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1%,早发现、早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1]。本文将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39例,其中男82例,女57例,年龄31~82岁,平均64.7岁,入住重症监护室3~15 d,平均(7.4±1.5)d,其中6例患者合并胰腺炎,13例患者合并脓毒症,2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9例患者中,87例为Ⅰ型呼吸衰竭,52例为Ⅱ型呼吸衰竭,治疗结束后,按照患者生存与否将其分成有效组与无效组。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提出的急性呼吸衰竭疾病相关标准[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呼吸衰竭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过敏史、心电图、胸部X线片、利尿剂应用情况、呼吸兴奋剂应用情况、营养状况、呼吸道感染程度、APACHEII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将以上指标作为本次研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病死率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呼吸衰竭患者的APACHEII评分、营养状况、呼吸道感染程度、利尿剂、呼吸兴奋剂、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其余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影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认为APACHEⅡ评分、营养状况、呼吸道感染程度、利尿剂、呼吸兴奋剂、并发症发生率均是影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2。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呼吸衰竭临时死亡率较高,研究指出,肺部感染、尿毒症与急性呼吸衰竭的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有学者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年龄以及COPD、MODS、胰腺炎、手术创伤、脓毒症、气道阻塞、肺部感染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了肺部感染、脓毒症、MODS可影响患者预后[3]。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呼吸衰竭的预后受多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脓毒症影响[4]。此外,生存组无创通气构成比及时间少于死亡组,肠内营养的构成比高于死亡组,日进量和日液体净量均显著少于死亡组(P<0.05)。研究人员探讨了外科危重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及死亡危险因素,并总结了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显示,多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肺源性疾病[5]。本研究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营养状况、呼吸道感染程度、利尿剂、呼吸兴奋剂、并发症发生率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近似于相关研究结果[6]。

    为改善预后,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率,应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积极治疗其原发病,控制感染,适当给予无创通气,降低其肺部感染率。抗感染治疗时,应积极为患者治疗原发病,及时清除病灶,呼吸衰竭合并感染患者,先对其进行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后根据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为防止病情恶化,帮助患者有效咳痰,清除其气道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使用机械通气时,应根据机械通气和插管指征,判断是否为患者进行无创或有创通气治疗,待其病情稳定后早期拔管,早期为其进行脱机锻炼[5]。在液体管理及营养支持治疗时,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纠正低血压性休克,为合并低蛋白症患者补充白蛋白,为患者(消化道可耐受)进行鼻饲、口服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若无法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百拇医药
    无创通气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尽早为患者应用无创通气,可减少呼吸机疲劳,改善患者呼吸状况及血气分析参数,防止病情恶化[6-7]。此外,感染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病情,建议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光谱抗生素,预防病情恶化;早期为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其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其肺部感染率[8-9]。若患者应用了气管插管术,其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脱机拔管,最大程度地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10-12]。有研究显示,体内水分过多会影响患者肺功能,增加患者病死率,因此,治疗时,应做好液体管理,保证体液平衡[13-14]。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衰竭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为提高该类患者生存率,应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积极治疗其原发病,控制感染,适当给予无创通气,降低其肺部感染率。, 百拇医药(梁明俊 李柏林)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