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10期
编号:13118036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新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
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摘要】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住院率及死亡治疗药物,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成为心衰治疗的关键,可以降低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0-0149-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0.075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在发达国家,心衰的诊疗费用占卫生支出总经费的1%~2%,死亡率同肿瘤相当,但是住院费用却是肿瘤的2倍,心衰病情严重者一年内病死率高达50%以上[1]。因此,如何防治心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至关重要。心血管领域对心衰的研究治疗工作虽然已取得各种突破,但是心衰的治疗一直维持在减轻患者症状,并未真正降低死亡率。

    1 心衰的诊断

    典型的慢性心衰诊断不难,主要是通过心脏病病史、体征、肺循环充血的表现。病史主要询问患者有无原发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体征检查患者有无原发病引起的一系列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脏杂音、左心室增大、肺部啰音、胸水等。X线检查可见肺淤血,是确诊左肺间质水肿期的主要依据,还有助于心衰和肺病的鉴别。虽然传统的超声心动图仍然是基本的诊断技术,但是不能确诊心衰,主要用于区分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准确测定心腔大小,评估心瓣膜结构和功能,找出心衰病因。

    2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心衰治疗前首先应进行心脏功能的评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