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20
编号:13639080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0
     【摘要】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呼吸困难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片联合氨氯地平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状况,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氨茶碱; 呼吸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0-0054-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0.0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疾病,具有阻塞的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等常见慢性疾病,该种病的发生和有害颗粒和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关系,在临床医学中,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都较高,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并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已经高达9%~10%[1]。目前在临床中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为探讨氨茶碱片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对其中46例患者实施了氨茶碱片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治疗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的92例患者入院时接受检查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关诊断标准和分型[2]。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42~77岁,平均(54.5±1.6)岁;病程1~20年,平均(11.0±2.3)年。对照组组患者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23~69岁,平均(54.2±1.8)岁;病程2~21年,平均(10.8±2.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片(生产厂家:北京中新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339)治疗,采用口服的方法,100 mg/次,2次/d。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训练治疗。主要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和缩唇呼吸训练两种方式。腹式呼吸训练的方式为:嘱咐患者将右手放置于腹部,将左手放置于胸前,让患者进行有规律的呼吸,在患者进行呼吸的过程中,腹部为逐渐膨隆,患者应该根据呼吸的节奏将右手抬起,当患者吐气的时候腹部为慢慢的塌陷,这时患者应该利用右手向胸前和背部给予的压力作用进行训练,左手保持原位置不懂。患者在呼吸的过程中,呼气的时间应该是吸气时间的两倍。患者实施缩唇训练的主要内容:患者在呼气的时候,要充分的利用嘴吐气,在吸气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鼻子来吸气,患者在呼气的过程中,不能过急也不能过慢,应该保持迅速和缓慢的状态 ;当患者在呼气的时候,应该将嘴张开,并保持口哨状,每次吸气的时候,时间应该控制在2 s左右,每次呼气的时间应该保持在4 s左右。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要求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和肩部肌肉,在患者吸气的时候,嘴巴应保持关闭的状态,防止患者出现深吸气。患者实施呼吸训练的时间为10 min/次,3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显效:患者在临床中的呼吸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或者显著改善。有效:患者在临床中的症状有所好转,自我感觉改善良好;无效: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和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呼吸困难根据呼吸困难量表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和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和呼吸困难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呼吸困难程度指标明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以及胸闷等情况[3]。对于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而引起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对于该病的治疗,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中研究出了呼吸功能训练的治疗方式。, 百拇医药(艾琼)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