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1期
编号:129796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期
     2.4 术后预防

    术后仔细解剖胆囊,严密观察患者,有助于及时发现胆管损伤。在拔管前应常规夹闭T管并行T管造影,确认胆道通畅再行拔管,造影显示残余结石则拔管时间适当延长,待窦道成熟后经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若患者高龄、胆总管周围疏松,需要采用肠线,切开缝合胆总管时,在T管周围进行荷包缝合,在T管周围采用网膜组织进行包绕或覆盖包绕,以促进窦道的形成[18]。

    3 胆瘘的治疗

    3.1 保守治疗

    LC术后一旦诊断明确胆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处理,治疗原则是首先通过CT或者超声引导下行积液穿刺引流[19]。对于胆瘘早期、腹膜炎体征较轻、引流量逐渐减少、腹腔引流管通畅,或者身体情况较差,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耐受性差者可保守治疗。患者给予右侧卧位或半卧位、禁食饮、持续胃肠减压,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必要时加用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应保持远端胆管通畅,引流腹腔胆汁,降低胆管内压力,有效控制感染[20],15 d左右可痊愈。

    3.1.1 腹腔引流 放置引流管对身体又不会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术后常规放置T管引流胆汁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