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14期
编号:13052117
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分布规律(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4期
     3.2 不良反应分布规律及注意事项

    本研究结果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有如下特点: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且男性发生不良反应几率高于女性;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此三种药品在引起不良反应病例中占比最大;静脉滴注、肌内注射更易引起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鉴于以上分布规律,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总结氟喹诺酮类药品使用注意事项:(1)该类药品不适宜用于未成年儿童。有研究资料证实,该类药品对未成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潜在危害[8];同时,如患者已有安全有效治疗药物,则不建议再采用氟喹诺酮类药品。(2)不适宜用于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3)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视情况慎重用药,并酌情调整用药剂量及疗程,要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状况有针对行的减少经肾脏排泄的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等药品剂量[9];肾功能衰竭患者禁用该类药品。(4)严禁与非皮质激素类抗炎制剂合用,因为后者能加重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严重者能引起惊厥;严禁与抗酸制剂合用,其能影响机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口服)的吸收。(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研究证实,该类药品作为一种抑制细菌DNA促螺旋酶,能明显损害幼年动物的软骨发育,且该药品能经过乳汁消化吸收[10],因此,不适宜用于哺乳期妇女。

    综上,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特点突出,且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有明显规律,临床医师应根据以上规律特点,慎重、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翔,李潇潇,刘维,等.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和严重过敏样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9):1964-1967.

    [2]徐向荣,庄安士,王娟,等.第三代奎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4,19(8):771-772.

    [3]丰平.95例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2):4030-4031.

    [4]荀燕.我院2014年上报的520 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6,25(3):191-192.

    [5]任飞宇.医院2010-2013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当代医药,2016,22(20):7-8.

    [6]龚瑞雪,杨凡.药品不良反应144例报告分析[J].江苏医药,2016,42(8):960-962.

    [7]蔡立红,阮姝楠,郭晓红.180例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8):736-737.

    [8]朱春梅,吴民,刘建红.我院49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4):231-234.

    [9]宋素异,白瑞霞.6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7):970-971.

    [10]任清兰.我院2011-2013年藥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8):1184-1186.

    (收稿日期:2017-01-06), http://www.100md.com(杜洋)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