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29期
编号:13218797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9期
     WBC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五大类,其中中性粒细胞占比最多,约占到全部WBC的50%~70%。WBC的生成、成熟、破坏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动态平衡,血液中WBC的数量一般在4.0×109~10.0×109/L[11]。WBC计数是判断炎症的常用方法,一般机体存在细菌性感染时,血液中的WBC水平会升高,特别是外周中性粒细胞,WBC计数一般需同时做血涂片瑞士染色分类,由于分类时间较长,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细菌感染时,骨髓中未成熟的白细胞迅速分化进入血液,再从血管中移出,聚集到感染部位发挥其吞噬杀伤作用,感染程度较轻的情况下白细胞的分化、成熟并没有处于增生活跃状态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8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