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383403
环节质量管理对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安全性的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1期
     1.2 方法

    对照组:置管前,应用B超对双侧肢体血管进行术前评估,根据患者实际血管情况,来确定穿刺部位、方式等,选择弹性良好、粗大充盈的血管,在B超引导下置管。在专门置管室内进行操作,每天进行空气消毒,同时护理人员穿无菌衣、戴口罩等,并铺手术巾最大化,详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告知导管相关维护知识等常规护理,并定期检测患者各项指标。

    观察组实施环节质量管理,具体如下:(1)置管操作。建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培训。置管前详细评估,了解患者肿瘤疾病发展情况,并制订科学、详细的置管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穿刺规范、置管操作规范进行操作。(2)管道维护。及时了解患者导管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加强日常生活活动指导,指导患者如何适当锻炼。加强防脱管指导,对于活动量大者,应用导管固定器固定导管,而对于贴膜易松动者,应用HP贴膜固定。做好冲管封管护理,治疗后,及时应用肝素盐水进行冲管封管。详细观察、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及时进行相关处置、上报,并填写维护记录单。(3)宣教及出院后随访宣教。置管后,嘱患者尽量避免压迫置管侧肢体,告知患者可适当活动,多做握拳动作,增加置管侧手部活动,每天可握拳200~300下,并全面观察患者身体反应,嘱患者尽可能避免患侧弯曲、淋浴、负重等。出院后,告知其定时来院护理,若置管侧肢体出现红肿、皮疹、疼痛、酸胀等异常情况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