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20
编号:13829163
改良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置管和常规腰大池置管法在临床中的效果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2020
     颅腔内容纳着血液、脑脊液及脑组织,其中脑脊液是由脑室内的脉络丛分泌产生,经脑室、脑池及蛛网膜下腔循环后由蛛网膜颗粒吸收的动态循环过程[1]。在病理情况下,将血性或炎症性脑脊液引流出体外,可有效减轻炎症因子等对颅脑的继发性损伤[2]。腰大池外引流术是现临床上引流脑脊液的主要方式,但其在引流过程中易受骶曲的影响而使导管移位,且皮下潜行距离短易形成窦道导致穿刺点脑脊液渗漏等[3]。基于此,笔者将传统腰大池外引流置管法改良,增加导管皮下潜行距离,在隧道出口予以缝扎固定引流管,并将其在临床上试行,观察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需留置腰大池外引流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颅脑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积血,脑室系统扩大,脑室额角周围有间质水肿带,脑室径/双顶径>25%。排除标准:(1)合并全身感染;(2)心、肾功能异常;(3)合并精神或心理疾病,不能配合;(4)依从性差。使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8.39±6.34)岁;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