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620
高校连锁性献血反应5例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李彩莲
第1页

    参见附件。

     第2天通过电话回访,5名学生均无不适,通过本次献血活动了解到更多献血相关知识,表示以后愿意继续献血。

    3 讨论

    笔者通过询问、交谈了解到:(1) 5名学生均为首次献血者,对血液生理、献血常识等缺乏了解,在目睹同学发生抽搐等献血不良反应后心理负担较重,引起了相关献血不良反应。(2)微胖女生那段时间正在减肥,献血当天中午没有吃饭,仅吃过水果,采血时已是晚饭时间;消瘦男生经常上网到深夜,献血前1天晚上上网到凌晨2点,仅睡5h。

    在校大、中专学生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之一,但他们的社会阅历少,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普通人群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6-8]。为了避免或减少高校学生献血不良反应特别是连锁性献血反应的发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在献血活动前或者平时通过校园网络、宣传画报及宣传小册等对学生广泛宣传血液生理、献血常识、献血过程等献血相关知识,消除他们对献血的不正确认识,使他们懂得适量献血无损自身健康且可以挽救他人生命,自己是在做好事,无尚光荣[9]。(2)努力营造整洁舒适、轻松愉快的献血环境,有条件的可以播放轻松的音乐或者广播电台,分散献血者的注意力。工作人员仪表应端庄、态度应亲切和蔼,对献血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要认真解答,从而使之对工作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10],减少献血者的焦虑,拉近献血者和工作人员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