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36
编号:13729118
我的三个姑姑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幸福家庭》 20136
     我有三个姑姑,但都不是亲姑姑。

    第一个姑姑叫廖来招,实际上她姓邱,是广东潮州人。当年日本人侵略中国,打进广东,她和哥哥姐姐跟随父母逃难到江西,来到我那偏僻的小山村,并投宿在我家。那时姑姑还不满10岁,虽然表情木纳,倒也乖巧怜俐。爷爷奶奶都是菩萨心肠,经不住姑姑亲生父母的再三恳求,把姑姑收养下来。姑姑的亲生父母又重新踏上逃难之路后,从此也就杳无音讯。上世纪50年代,已经出落成大姑娘的姑姑嫁到隔壁周田村一个王姓人家。姑姑婆家居住的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大院,占地将近5亩,四进厅堂,两大回廊,有正房50间,共有20多户人家聚居在这里。和谐共处,相安无事。小时候我们兄妹去姑姑家走亲戚,与姑姑的小孩常在大院里捉迷藏,玩得特别开心。姑姑虽然没有念过书,但很懂为人处事的道理。在婆家,她家里家外,勤奋劳作,相夫教子,深得好评,6个儿子都养育得颇有出息。在娘家,她不忘抚育之恩,时时牵挂,常常走动,只要做了什么好吃的,都会专程送过来给爷爷奶奶尝个鲜;一旦爷爷奶奶有个什么头痛脑热,她总是立马过来,贴身伺候。可惜的是,姑姑还不到古稀之年,就过早离世了。
, 百拇医药
    第二个姑姑叫刘碧莲,是我后奶的女儿。我的后奶是个苦命人,在她50岁左右的时候,她原来的家庭发生了天崩地裂的变故。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季,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先后失去丈夫和儿子两位亲人,只剩下奶奶和已经瞎了双眼的女儿相依为命。后来经人介绍,奶奶改嫁给也是刚刚失去爱妻的爷爷,瞎子姑姑也就跟着奶奶来到我家。瞎子姑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记性却出奇地好。人家讲《三言二拍》《聊斋》里头的故事,她听一遍就能背出来,而且讲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每到夜幕垂下或农闲季节,她身边总是围着一大堆的人,静静听她讲述离奇曲折、催人泪下的故事,谁也没有把她当残疾人。瞎子姑姑先后嫁过两个丈夫,各生了一男一女,跟我们兄弟姐妹都是兄妹相称,来往密切。现在,瞎子姑姑已步入古稀之龄,但身体健康,声音宏亮,依然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几乎每年我们兄妹都会陪母亲专程去探望她,听她讲述似乎永远也听不厌的人间温情故事……

    第三个姑姑叫廖四娇,是跟我父亲同村同族同宗同辈的远房闺女。四娇姑家里穷,10岁不到就做了人家的童养媳,远嫁到离老家百十里地的留车墟庄干寨。巧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我父亲调任留车区任区长,他乡遇同乡,两眼泪汪汪,自然而然又多了一个姑姑。四娇姑虽然是个非常袖珍小巧的女子,但她却有一种梁山好汉的豪爽之怀和凛然之气。母亲生下我之后,恰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父母虽然都是国家公职人员,但也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窘迫生活,我也常常因吸不到足够的奶水而哭闹不已。看到这种情形,四娇姑节衣缩食,把自己家仅有的母鸡、鸡蛋和花生、大豆送给我补奶。母亲不肯收,四娇姑就会说,在农村只要有地、有一双手就不会饿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父亲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我们家好像突然成了传染病区,很多人躲之不及、疏远而去,但四娇姑却我行我素、照来不误。父母亲怕连累她,劝她避避嫌,别再来往了。而四娇姑却不吃那一套,说,我才不怕呢,我就是一个农民,还能开除我的“农民籍”不成。就是这样一个既不识文又不断字,看似懦弱、实则刚毅的农村妇女,一个隔了不知道多少代的远房姑姑,帮助我家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岁月。

    这三个姑姑尽管都不是亲姑姑,但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亲姑姑。, 百拇医药(廖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