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49173
一张旧报纸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幸福家庭》2018年第1期
     我们办公楼内新来了一个收废报纸的人,姓吴,人们都叫他老吴。老吴实际不老,四十出头,中等身材,见人一脸笑意。出入办公楼收废报纸的人不下十几个,我为何对他印象深刻,一是因为他年轻,另一个原因是他收废报纸给的价格要比别人高。

    别人收废报纸,一般是五毛钱一斤,但老吴给的价格是五毛五,有时还出到六毛,这个价格给他添了不少人气。以前把报纸卖给别人的,现在哪怕堆得高一点儿,都要等着他来收,有的人还打电话催他来收。别看办公楼里都是些有身份的人,不稀罕那点钱,但谁不希望价格卖得好一点儿呢。

    看着老吴抢了自己的生意,一些收废报纸的人心理不平衡了,说起了风凉话:“这个老吴八成是有神经病,收一斤废报纸本来就只能赚一毛钱,他这样做岂不是白忙活?”

    一天上班,我在楼道里碰到了老吴。他正提着一摞报纸往外走,看我上楼,他习惯性地朝我笑了笑。我说:“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吧,我那里有一些废报纸。”他感激地点了点头,回了句:“谢谢你,我马上来。”

    老吴很快就到了我办公室,他把清理好的报纸堆在一边,手脚麻利地开始捆扎,我闲着没事就与他攀谈起来。

    “那些来收废报纸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你年纪轻轻的,应该找点其他事干。”我带着几分可惜的口气说。

    “你也这么认为?不瞒你说,我本来是有事干的,这收报纸是兼职,我收废报纸是为了读报。”老吴笑呵呵地回答。

    “收废报纸是为了读报?新鲜事。”我有些好奇起来。

    老吴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原来,他也是有单位的人,在一家集体企业任办公室主任,后来,企业改制,他下了岗就开了一家茶楼。老吴天生爱读书、看报,还有一点写作的小爱好。订报纸价格贵,不订报纸又没有看的,在企业看惯了报纸的老吴特别不习惯。怎么办呢?考虑了一阵子,他想到了回收废旧报纸。

    “我看报纸主要是看文艺副刊和知识性的东西,看完后,好的作品剪贴起来,没有用的报纸还可以再卖掉,报纸虽然过期了,但除了新闻变旧闻外,其他的价值依然存在,你不会想到,一张旧报纸会给我带来多么大的影响。”老吴乐呵呵地说。

    “所以,你收报纸时宁愿一斤多出一点钱?”

    “是的,表面上我多花了一点钱,吃了些亏,实际上,我收获了很多知识,赚大了。这个付出,值得。”

    看着老吴抱着报纸满心欢喜地出了门,我的眼前浮现出另一个很不和谐的场景。几天前,我从楼下经过,看到另一个部门的一位同事把一大堆报纸往门外扔,他一边扔一边埋怨说:“每年订这些报纸,有什么看头,你们不怕浪费钱,我还怕浪费我的时间呢,还不如卖了买点水果吃。”

    看着他大言不惭地发着牢骚,我的心中涌起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受。一名下岗职工,为了读书、看报,竟然以回收废报纸这种方式来学习和提高自己,而我们机关里的一些人,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品着茶,聊着天,玩着电脑和手机,却懒得正眼瞧一下这些报纸,这是一种多么鲜明的对比啊。面对老吴,他们难道不感到汗颜吗?

    我对老吴不禁肃然起敬,透过一张旧报紙,我看到了一颗渴求知识的心,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如果少了水果等物质,身体会营养不良,如果不读书看报学习,即使再健硕,腹内也是空空如也。

    (摘自《安阳日报》2017年10月13日) (安阳日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