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17
编号:13634068
探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7
     【摘 要】目的:探求骨科无菌手术中与切口感染具有关联性的因素及手术室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4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458例,手术切口发生感染者7例,约占1.53%,切口局部分泌物经实验室培养可显示出5株病原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凝固酶阴形葡萄球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不低于60岁,糖尿病患者接台手术,参观人数不低于3人,手术时间不低于3h,P<0.01或P<0.05。结论:在骨科无菌手术中,能够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地点、手术部位、是否为接台手术、参观人数等,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通过针对性较强的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达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目的。

    【关键词】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多数均为无菌手术,但因部分患者因外伤导致的开放式骨折,其骨折创面具有一定的感染危险性,并且很多骨科手术需要植入至少一个内固定物,术后切口存在一定的感染发生倾向[1]。若术后切口出现感染,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预后[2]。本次研究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4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的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为骨科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4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89例,女169例,年龄14~85岁,年龄平均(37.45 ±15.69)岁,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中植入内固定物;按照手术部位分类,四肢手术297例,其他部位161例。

    1.2 切口感染判断标准

    手术切口感染判断标准如下:①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热痛表现或有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不低于38℃;②手术切口发生肿胀或自然裂开,切口打开后可流出脓性分泌物,经引流或穿刺发现切口深部存有脓液;③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显示白细胞水平提高,血沉增快;④切口分泌物,或切口深部抽出液送检实验室显示阳性细菌培养结果[3]。第3点无法单独诊断为手术切口出现感染,其余3点中具备任意一点即可确诊为手术切口感染。

    1.3 分析方法

    回顾性查阅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术前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症状、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部位等均能对术后切口是否发生感染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记录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切口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实验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χ-±s)表示计量资料,并利用t检验,当P<0.05,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458例手术切口发生感染者7例,约占1.53%,切口局部分泌物经实验室培养显示,共培养出5株病原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凝固酶阴形葡萄球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不低于60岁,糖尿病患者,接台手术,参观人数不低于3人,手术时间不低于3h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 切口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

    从理论上而言,骨科无菌手术后切口不应出现任何切口感染情况。但因骨科手术为创伤性手术,需要将内固定物植入患者的体内,手术环境中存在着细菌分布,因此在术后可见到切口感染情况,其发生率与该医疗机构设施、人员、位置等有一定关联[4]。本研究中,分泌物经实验室培养后显示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凝固酶阴形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本次研究中,感染病例较少,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2 引起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据文献报道,手术后切口感染因素主要包括肥胖、手术室时间较长以及急诊手术等[5],本次研究支持此观点,笔者认为其可能原因是老年人并发慢性病,机体抵抗力明显弱于年轻人,以糖尿病为合并症时为甚。接台手术,或参观人数不低于3人时,手术室细菌数量明显上升,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是手术室的空气污染。

    3.3 护理干预措施

    对于能够造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笔者提出以下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详细了解病情。

    包括患者合并症,估算手术时间,若切口感染危险性过大,需及时同医生进行有效沟通;②严格执行手术室内器械的无菌消毒,还需要注意环境的需求;③将适当减少参观人员及参观次数,降低接到手术次数,尽量将手术安排在层流手术室。④器械护士应逐步提高自身技术操作熟练度,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

    参考文献

    [1]王德芳.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9):237-238.

    [2]林菊仙,郑丹,朱让腾,等.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4):140-142,147.

    [3]李军.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79-80.

    [4]汪祝敏,刘红梅,王音.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室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92-93.

    [5]余俊喜,吴少坚,陈兴彦.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12):103-104., 百拇医药(范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