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18
编号:13633260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器械集中供应管理中的实践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8
     【摘 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手术器械集中供应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供应室自2015年3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100包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100包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器械洁净度合格率、功能完好性合格率、规格准确性合格率、包内指示卡合格率和包外标识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器械洁净度合格率、功能完好性合格率、规格准确性合格率、包内指示卡合格率和包外标识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包合格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器械;集中供应;管理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院内感染控制备受关注。如何提高手术器械合格率,对预防及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先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1-2]。我院供应室自2015年3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现将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供应室共包括8名工作人员,其中,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承接各类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以及灭菌工作。供应室自2015年3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100包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其中,骨科46包、普外54包),另选择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100包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其中,骨科44包、普外56包)。两组手术器械包类型对比(P>0.05),具备可比性。

    1.2 持续质量改进举措

    ①强化培训。定期组织供应室护士参加手术器械知识培训,将不同类型手术器械包中的器械依次摆放并拍照,并注以文字说明,方便护士查找。对于新购置的器械,则应进行系统化培训,确保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手术器械名称、功能、清洗、保养、拆卸、灭菌方法及注意事项。此外,还应定期派供应室护士到手术室进行学习,以增进护士对各类手术器械用途的了解。强化培训,对促进供应室护士专业技术及基础知识水平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②各项操作规范化、统一化[3]。要求护士按照统一质量标准及操作流程完成消毒、灭菌工作,以持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③重视全程质量督导。充分考虑我院供应室实际情况,根据相关法规制定供应室考核记录本以及考核量表,对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细化考核。此外,还应不定期进行手术器械质量抽查,以达到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的目的。④适时添加手术器械[4]。我们还应与手术室一同定期评估器械使用情况,以便及时与医院物资科进行沟通,适时添加手术器械。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器械洁净度合格率(出现水渍、污垢、锈迹、血迹等则视为不合格)、功能完好性合格率(外观缺损、腔镜类未组装完好、关节不灵活等则视为不合格)、规格准确性合格率(型号、规格与图谱不一致则视为不合格)、包内指示卡合格率(指示卡未变色或者未放置于最难消毒位置则视为不合格)、包外标识合格率(6项标识不完整、不清晰即视为不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器械洁净度合格率、功能完好性合格率、规格准确性合格率、包内指示卡合格率及包外标识合格率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观察组器械洁净度合格率、功能完好性合格率、规格准确性合格率、包内指示卡合格率、包外标识合格率分别为99.00%、99.00%、100.00%、98.00%、9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00%、91.00%、93.00%、90.00%、91.00%(χ2分别8.865、6.737、7.254、5.674、4.714,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供应室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其主要职能为供应无菌物品、处理再利用物品。供应室手术器械供应情况与医疗质量及患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以系统论为基础,强调全程性、持续性质量管理,注重环节控制及过程管理的新型管理体系。CQI是满足质量要求的循环式活动,对不断优化供应室工作流程,提升供应室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手术器械合格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我院供应室自2015年3月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采用了以下4项举措:强化培训、各项操作规范化及统一化、重视全程质量督导、适时添加手术器械及合理排班。通过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手术室器械培训,新进器械的系统化培训,定期派供应室护士到手术室进行学习,对不断提升护士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各项操作规范化、统一化对不断优化供应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重视全程质量督导是持续性质量改进实施的前提,对确保改进举措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适时添加手术器械是持续性质量改进实施的基础。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手术器械洁净度合格率、功能完好性合格率、规格准确性合格率、包内指示卡合格率、包外标识合格率均更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除此之外,专业化的保养及维护对延长手术器械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减低医疗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促进供应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及专业化,不断提升供应室工作质量,提高手术器械包合格率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晨华.持续质量改进在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实施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23.

    [2]邹祝平.持续质量改进在手供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03-104.

    [3]汪善华.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3,35(8):1091-1093.

    [4]李艳梅,韩文珍,黄淑敏.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器械集中供应管理中的实践[J].天津护理,2014,22(3):241-242., http://www.100md.com(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