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20
编号:13632467
胎儿窘迫的三级预防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0
     2.5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BPP)

    BPP是综合胎心电子监护、B超监测羊水量及呼吸样运动等来判断胎儿有无缺氧的一种产前监护方法。评分项目包括胎动、胎心监护、胎儿肌张力、胎儿呼吸样运动、羊水量和胎盘分级。评分方法多,目前广泛应用的是Manning和Ventzeil等待评分方法,评分标准认为≥8分,其中必须包括AFV正常,胎儿预后良好;≤6分,围产儿病死率及患病率随评分下降而增加。评分时注意BPP适用于晚孕期的胎儿监护,且有假阳性可能。注意以上任何一种检查方法的应用均要结合临床,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及时处理。

    2.6 胎儿心电图的检测、胎儿头皮血pH测定等国内多数医院未开展,且后者系有创操作,临床较少开展。

    3 三级预防

    即对症处理,对已不可避免的胎儿窘迫采取积极治疗态度,请新生儿科、麻醉科进行多科协作,共同抢救,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结局。具体措施有:①提高胎儿血氧饱和度及子宫胎盘血供:可采取改变体位、吸氧、静脉输液、减慢宫缩频率等;②抑制宫缩:停用缩宫素或促宫颈成熟药物;使用宫缩抑制剂;③减少脐带受压:改变体位,如果系脐带脱垂,则应在抬高先露部的同时准备立即分娩;④纠正酸中毒:母体静脉输液纠正或羊膜腔内注射碳酸氢钠;⑤羊水置换:置换粪染羊水;⑥新生儿抢救:保暖、深部吸痰、气管插管等新生儿复苏处理。

    总之,预防胎儿窘迫,应贯穿于孕前、产前、产时、产后,消灭或降低可能存在的危险,及早发现并处理不良征兆,最大限度挽救并减少不良结局发生。做好胎儿窘迫的预防工作,有利于减少胎儿窘迫围产儿的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94-503.

    [2]王德智,罗焕颖,石一复,等.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C].沈阳出版社,1994:1-5.

    [3]陆永萍.胎儿窘迫2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9):143-144.

    [4]杨爱家.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4):47-48.

    [5]张文淑.孕晚期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临床预测价值[J].临床心身疾病,2014,12:41.

    [6]王美丽.石海.产时异常胎心监护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60.

    [7]杨慧霞.李笑天,贺晶,等.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7):486.

    [8]胥卉苹,兰海,刘蓉.超声测定胎儿脐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5,(7):781-782.

    [9]何冰,何程炜.胎儿窘迫与S/D比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19):3191-3193.

    [10]黄彩虹.刘小红.Ⅲ度羊水污染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影响到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10-11., 百拇医药(王华亭)
上一页1 2